極端天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於1999年龍捲風爆發中吹襲奧克拉荷馬州的龍捲風

極端天氣(英語:Extreme weather)指非正常、嚴重、季節性,或超出歷史平均數值的天氣[1]。通常極端天氣以當地過往天氣數字為基礎,並被訂為是基數中最不常見的百分之十[2]。近年人為的全球暖化洋流變化氣壓變化等被認為是造成極端天氣的成因[3][4][5]。亦有研究顯示未來的極端天氣現象將增加。[6][7]

極端溫度[编辑]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观察的全球变暖现象不仅影响均温,还会影响整体的温度分布,即某地某时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这个范围的两端就意味着罕见的温度事件—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即寒潮和热浪。极端天气的出现通常产生巨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传统上极端温度的定义依据其发生的频次,或者按照统计学的说法,依据其分布的分位数。

熱浪[编辑]

熱浪是指擁有不正常高的溫度和酷熱指數的時間[8]。通常熱浪會伴隨極高的濕度,但有時亦會有極乾的情況發生。[9]

寒潮[编辑]

2013年12月3至10日的北美寒潮,紅色指比平均值高的溫度,藍色指比平均值低的溫度。

寒潮是指一高氣壓在高緯生成,冷高壓向低緯侵襲,最後出變性的冷空氣。 在寒潮侵襲期間,冷空氣引起成當地氣溫驟降,地面氣壓驟升,有時更引起強,大

參考資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