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速快感:全民公敵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3月18日) |
極速快感:全民公敵 | |
---|---|
![]() | |
类型 | 竞速 |
平台 | Xbox 360、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2、Xbox、GameCube, PlayStation Portable、Game Boy Advance、任天堂DS、手机 |
开发商 | EA Black Box、EA Redwood Shores |
发行商 | 美商艺电 |
音乐 | Paul Linford |
系列 | 極速快感系列(第9部) |
引擎 | EAGL 3 |
模式 | 单人、多人游戏 |
发行日 | 2005年11月11日
|
《極速快感:全民公敵》(英语: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2005),中国大陆译作“极品飞车:无间追踪”,香港和台湾译作“極速快感:全民公敵”,中国大陆又译作「极品飞车:最高通缉」、「极品飞车9」)是美国藝電(EA)推出的《極速快感系列》賽車遊戲,于2005年11月15日開始在美國推出。遊戲結合了開放世界競速、警匪追緝、子彈時間,以及車輛改裝等特色。遊戲另推出特別版「黑名單版」,加入普通版沒有的跑車和赛事。
2009年底,《極速快感:全民公敵》全平台銷量達到了1600萬套[1],為整個極速快感系列最暢銷的一部作品,亦是全球非獨占平台的單一賽車遊戲作品中的最高銷量。
情節简介[编辑]
起初,艾迪赢了与以剃刀为首的人和罗格等赛车手,在石港市小有名头。在与剃刀的初次比赛中,中途他们甩开了警察。然而,在与剃刀的初次比赛中,由于剃刀使诈,艾迪不能正常比赛,被以克罗斯为首的警察抓住。他的宝马输给了剃刀。剃刀用它升到了黑名单第一,并且他的手下也升到前三。艾迪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接着,艾迪在米娅,罗格的帮助下,打败了黑名单所有车手。最后,艾迪完胜剃刀。剃刀拒绝交出车辆。米娅控制剃刀,把车还给艾迪。警察将黑名单15名车手悉数逮捕。因主角逃走,克罗斯发动全城大追捕。艾迪在米娅的提示下逃出石港市,来到帕蒙德市。追捕失败的克罗斯把主角列入全国通缉犯,紧追主角也来到帕蒙德市。
角色[编辑]
主角[编辑]
- 艾迪( Eddie)
从Palmond市来到石港市,一名有技术的赛车手,起初在黑名单车手中领先,后来被剃刀算计。打败了黑名单前15名车手后被克罗斯追捕,最终逃离石港市。
配角[编辑]
主要角色[编辑]
- 克羅斯(Cross)(Dean M. Mckenzie 飾)
他是石港市警察局(Rockport Police Dept.)的警長,與一位女警官(由Lohralee Stutz飾演[來源請求])同隊,特徵是有個爆炸頭,而且十分喜歡主角的車。他的车是雪佛兰 克尔维特C6。
- 蜜雅(Mia Townsend)(Josie Maran 飾[來源請求])
他是主角的好友,一直幫助主角。她也是警察的臥底。開的是红色馬自達RX-8。
次要角色[编辑]
- 羅格(Rogger)
他是黑名單第16名,也常常告訴主角一些訊息。
- 黑名单车手
这些车手是石港市有名的车手,黑名单前15名车手是主角要击败的对象。黑名单第16名车手是罗格(Rogger),他提供情报给主角。剧情(用了插叙手法)首先是主角与黑名单前三名(当时不是,主角被打败后才是)以及他比赛。
- 克罗斯助手
她作为克罗斯的助手,和克罗斯嘲笑挖苦主角。
原声音乐[编辑]
游戏设定[编辑]
车辆[编辑]
游戏中有各种车辆,除特殊车辆无法改装外,一般车辆可以改装外观与性能。黑名单车辆可以在打败黑名单后选择令牌获得(剃刀的车也可以,他抢来的宝马最后主角拿回),黑名单车手车辆有特别涂装。車輛方面,遊戲收錄了 Aston Martin、BMW、Chevrolet、Dodge、Ford、Lamborghini、Lexus、Mazda、Mercedes-Benz、Mitsubishi、Porsche、Toyota、Volkswagen 等全球知名廠牌量產車型。
地图区划[编辑]
本游戏的城市是罗克波特市,又被称作石港市,(无正式中文名,在游戏中为英语原文)是一座构成本游戏世界东侧的城市。与帕尔蒙特市(极品飞车10的城市)不同,罗克波特主要是乡村和工业城市。它有很多林地、工厂和码头。
罗克波特的城市有一种古老的肮脏的工业外观,尽管它也有一些现代建筑,特别是在机场地区。它的特色是以纽约时代广场为基础的世纪广场和罗克波特收费站公路等地标。
乡村以哈佛大学、乡村俱乐部和海滨渔镇为特色。马斯特森港有一个海军造船厂,这是一个受欢迎的玩家出行的地方,(他们)希望在一个没有交通的地区开车。
特别版本[编辑]
黑名单特别版[编辑]
一个特别的收藏家的“黑色版”的极品飞车:最高通缉被发布,以庆祝需要速度系列的十周年,具有额外的游戏内容和开发人员的洞察力。该版本含有幕后花絮和正式版本发行前被删减的内容。[2]
5-1-0[编辑]
《极品飞车:最高通緝:5-1-0》是PSP上的《最高通緝》,与其他平台同款游戏同一天发售。,最高通緝:5-1-0有和最高通緝相似的15人黑名单和生涯模式,而新增了“Tuner Takedown”和“当警察”(“Be The Cop”)模式。最高通緝:5-1-0缺少很多其他平台和个人电脑平台同款游戏的组成部分,例如cut scene、故事主线和漫游模式,并且有少量区别(例如黑名单中使用赛车手真名而不是外号)。游戏主题是数字“5-1-0”,是警察对街头竞速的代号。
评价[编辑]
评价 | ||||||||||||||||||||||||||||||
---|---|---|---|---|---|---|---|---|---|---|---|---|---|---|---|---|---|---|---|---|---|---|---|---|---|---|---|---|---|---|
|
《极品飞车:无间追踪》获得了积极评价。Metacritic和Game Rankings都给出了82的高分(满分100分)。GameSpot给出8.4分(满分10分),并赞扬游戏“图像锐利”“音效出众”,但批评游戏的人工智能起初太容易而之后太难。
IGN的给分是8.5分(满分10分),评价“很好”,表扬了游戏的几乎所有方面。[3]
參考資料[编辑]
- ^ 存档副本.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 ^ 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Black Edition. Need for Speed Wiki. [2022-05-15] (英语).
- ^ 3.0 3.1 Perry, Douglass. IGN对极品飞车:无间追踪的评价. IGN.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5).
- ^ Mason, Lisa. Game Informer对极品飞车:无间追踪的评价. Game Informer.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 ^ Osborne, Scott. GameSpy对极品飞车:无间追踪的评价. GameSpy.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Gerstmann, Jeff. GameSpot对极品飞车:无间追踪的评价. GameSpot.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1).
- ^ Ferris, Duke. Game Revolution对极品飞车:无间追踪的评价. Game Revolution.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4).
- ^ 1UP对极品飞车:无间追踪的评价. 1UP. [2008-08-03].
- ^ PC版极品飞车:无间追踪. Game Rankings.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3).
- ^ PC版极品飞车:无间追踪. Metacritic. [200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31).
注释[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