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迷失后(蒙古语:ᠥᠭᠦᠯ
ᠺᠠᠢᠮᠢᠱ,鲍培转写:Oγul Qaimiš,西里尔字母:Огул Каймиш;?-1252年),斡兀立氏[1],名海迷失,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
出生年份没有记载。一說為斡亦剌惕部首領忽都合別乞之女[2][3]。1248年4月,贵由去世,海迷失后抱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阔出之子)临朝称制,1251年7月1日宗王们举行忽里勒台大会,拥戴拖雷的儿子蒙哥登基即位,海迷失后被拘禁起来。元宪宗蒙哥即位後,海迷失后暗中策动窝阔台系的宗王,并且施巫术暗害蒙哥。1252年夏,由於此事败漏,海迷失后被蒙哥下令投入河中溺死。[4]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为海迷失上谥号为钦淑皇后。 [5]
法王路易九世曾遣使聯絡海迷失后,要求夾攻穆斯林,海迷失后卻傲慢地要求法國臣服於蒙古,路易九世不予理會。
影視形象[编辑]
電視劇[编辑]
根据《元史·定宗本紀》整理。
钦淑皇后称制时间为1249年至1251年农历六月,共三年。
元钦淑皇后(称制)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公元
|
1249年 |
1250年 |
1251年
|
干支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参考资料[编辑]
- ^ 一說即斡亦剌惕
- ^ 《蒙古秘史》,余大鈞譯,184頁
- ^ 《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事迹索考》,魏曙光
- ^ 《元史·宪宗本纪》记载,宪宗二年(1252年),“夏,驻跸和林。分迁诸王于各所:各丹于别石八里地,蔑里于叶儿的石河,海都于海押立地,别儿哥于曲儿只地,脱脱于叶密立地,蒙哥都及太宗皇后乞里吉忽帖尼于扩端所居地之西。仍以太宗诸后妃家赀分赐亲王。定宗后及失烈门母以厌禳事觉,并赐死,谪失烈门、也速、孛里等于没脱赤之地,禁锢和只、纳忽、也孙脱等于军营。”《元史·宪宗本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 《元史·祭祀三·宗庙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考文獻[编辑]
- 《元史》
- 《蒙古秘史》,余大鈞譯,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
---|
| 大蒙古国大汗兼称皇帝 | |
---|
| 元朝皇帝兼任大汗 | 成宗(完泽笃皇帝) → 武宗(曲律皇帝) → 仁宗(普颜笃皇帝) → 英宗(格坚皇帝)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帝) → 天順帝(阿剌吉八皇帝) → 文宗(札牙笃皇帝) → 明宗(忽都笃皇帝) → 文宗(札牙笃皇帝) → 宁宗(懿璘质班皇帝) → 惠宗(乌哈噶图汗) |
---|
| 北元皇帝兼任大汗 | |
---|
| 鞑靼大汗[1] | |
---|
| 鬼力赤篡位时期(鞑靼大汗) | |
---|
| 复归黄金家族(鞑靼大汗) | |
---|
| 也先篡位时期(鞑靼大汗) | |
---|
| 复归黄金家族(鞑靼大汗) | |
---|
| 清朝皇帝名義上兼任蒙古大汗[2][3] | |
---|
| 外蒙古博克多汗国时期 | |
---|
|
- ^ 自元昭宗以後,所有北元君主皆不自稱皇帝,只自稱大汗。漢文的廟號與諡號也不再有。一说此时大元国号亦不再使用。(黎東方. 《細說元朝》. 二六 〈蒙古可汗與元朝皇帝的名單〉. 傳記文學出版社 . 1981年: 第215頁.)
- ^ 天聪十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来盛京朝觐,歸降皇太极,并上尊號為“博格达汗”。(《清史稿》太宗纪)
- ^ 清朝历代皇帝与蒙古王公交往时,蒙古王公使用的蒙古语尊号均为“博格达汗”,但皇帝詔書自稱則為“皇帝”。(达力扎布,清代察哈尔扎萨克旗考,《历史研究》2005年05期;《清内阁蒙古堂档》)
|
|
|
---|
| 蒙古皇后 | |
---|
| 元朝皇后 | |
---|
| 北元皇后 | |
---|
| 追封皇后 | |
---|
| 其他皇帝正室 | |
---|
| 注::+者为受皇后策宝的皇后。#者为生前被废或身后被剥夺皇后资格。~者为生前被废、身后再追封为皇后。大皇后为没有得到追谥的正宫皇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