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




民兵(英語:Militia),又称武裝民兵,是一種由非現役或後備軍人組成的軍事組織[1],成員多來自在地的國民或居民,成員不是職業軍人,通常來自各行各業,但包括自軍中退役的退伍軍人。
民兵可能出現的場合,包括作為一個國家對抗外敵時的輔助或是後備補充兵力,也可能是在內戰的場合出現在反對政府的武裝力量當中,或者是在和平時期民間自己組織的武裝力量。民兵多半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是職業,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組織起來執行戰鬥或者是相關的支援任務。
在歷史上民兵參與戰爭或者是衝突的機會非常多,無論是在傳統正規軍隊作戰的場合,或者是作為游擊戰的武裝力量。包括美国独立战争[2]、美國南北戰爭[3]、第二次世界大戰、国共内战、越戰、蘇聯入侵阿富汗[4]、對抗伊斯蘭國[5]、頓巴斯戰爭[6]、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7]等時期,以及在非洲許多內戰當中,民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美国允許人民擁有槍枝的權利也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民兵有很大關聯(參見: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8]。
各地民兵组织[编辑]
亚洲[编辑]
大清[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
中華民國[编辑]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编辑]
日本[编辑]
越南[编辑]
伊朗[编辑]
伊拉克[编辑]
叙利亚[编辑]
土耳其[编辑]
亞美尼亞[编辑]
欧洲[编辑]
德國[编辑]
法國[编辑]
義大利[编辑]
西班牙[编辑]
荷蘭[编辑]
挪威[编辑]
瑞典[编辑]
丹麥[编辑]
爱沙尼亚[编辑]
拉脫維亞[编辑]
波蘭[编辑]
匈牙利[编辑]
羅馬尼亞[编辑]
捷克斯洛伐克[编辑]
蘇聯[编辑]
非洲[编辑]
苏丹[编辑]
衣索比亞[编辑]
布吉納法索[编辑]
刚果民主共和国[编辑]
美洲[编辑]
美國[编辑]
加拿大[编辑]
古巴[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再度興起的美國民兵運動. 華爾街日報. 2014-04-30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 建国史话 (1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VOA. 2008-05-02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 張彩玲. 影響世界歷史的50場戰爭(二版). 台灣: 海鴿文化. 2015年10月: p.161 [2020-03-10]. ISBN 97898639203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 美國與塔利班簽和平協議 為結束18年阿富汗戰爭舖路. 中央通訊社. 2020-03-01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5).
- ^ 中東變局:關於庫爾德人 你需知道的幾件事. BBC. 2019-10-18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 烏克蘭親俄民兵攻擊政府軍7名士兵死亡. BBC. 2014-09-29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 name="bbc-2019-10-18">中東變局:關於庫爾德人 你需知道的幾件事.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5).
- ^ Linder, Doug. United States vs. Miller (U.S. 1939). Exploring Constitutional Law.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 Law School. 2008 [2008-07-2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