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茶面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沙茶面 | |
加了辅料的沙茶面 | |
閩南語名稱? | |
---|---|
全漢 | 沙茶麵 |
全羅 | Sa-te-mī |
沙茶面是福建闽南當地的一種汤面,當地人將沙茶酱熬成沙茶汤,再加入油面以及豆芽、猪肝等辅料[1]。
1997年12月11日,厦门市吴再添沙茶面被认定为首届中华名小吃之一[2]。“乌糖”、“四里”、“大中”和“1980烧肉粽”这四家主营沙茶面的小吃店被誉为厦门沙茶面四绝[3]。
起源[编辑]
![]() |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
福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也是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马来西亚,也有来自印尼一说。闽南人饮茶成风,因此将马来语的sate翻译做闽南语的沙茶(sa-te)。
做法[编辑]
將面条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根据口味加入猪肝、猪腰、鸭腱、大肠、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
参考文献[编辑]
|
![]() | 这是一篇與食物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