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35年後,政治聚會和遊行在法國被明令禁止。但在1847年,宴會運動(英语:Campagne des banquets)開始在法國各地流行。人們紛紛舉辦“宴會”,並藉此機會討論諸如改革之類的政治問題。1848年2月22日,巴黎民眾本想舉辦宴會慶祝喬治·華盛頓的生日,但是政府卻出面禁止了此次宴會。這次行動終於成為了革命的導火線,22日中午人們紛紛上街游行,要求推翻國王和首相,並進行改革。他們高唱《馬賽曲》,並在街上構築工事,點燃雜物。許多民眾開始與巴黎國民衛隊交火。2月23日,首相基佐被迫辭職,路易·菲利浦一世本想以此安撫群眾。但是在外交部卻發生了流血事件。一群示威群眾與國民衛隊在外交部門前對峙,在混亂中一名士兵的滑膛槍走火,引得其餘士兵也向示威群眾開火,總共導致52人死亡。巴黎局勢已然無法控制。路易·菲利浦一世做出一些無用的挽救措施,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王位,逃亡英國。拉馬丁成立了臨時政府,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2月,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當選共和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