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的一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海灘的一天 That Day, on the Beach | |
---|---|
![]() 電影海報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楊德昌 |
监制 | 吳鐘靈 |
制片 | 徐國良 石天 趙琦彬 黃百鳴 聶仰賢 朱鳳崗 |
编剧 | 楊德昌 吳念真 |
主演 | 張艾嘉 胡茵夢 |
配乐 | 林敏怡 |
摄影 | 張惠恭 杜可風 |
剪辑 | 廖慶松 |
制片商 | 中央電影公司 新藝城 |
片长 | 166 分鐘 |
产地 | ![]() |
语言 | 華語 台語 德語 |
《海灘的一天》(英語:That Day, on the Beach)是一部於1983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楊德昌擔任導演,楊德昌與吳念真擔任編劇,並由張艾嘉、胡茵夢主演,本片為台灣新浪潮電影的首批作品之一。[1]
1983年,攝影指導杜可風憑藉《海灘的一天》中獲得了1983年亞太影展的最佳攝影獎。[2]
劇情簡介[编辑]
旅外的鋼琴家譚蔚青,受邀歸國演出時,與友人佳莉重逢,兩個女人在咖啡廳裡聊著往事;當年蔚菁與佳莉的哥哥佳森相戀,卻因為佳莉的醫生父親反對而分手,佳森另娶他人但過著不快樂的生活。
目睹這一切的佳莉,決定脫離家庭的安排,與她大學認識的男友德偉,來到台北組成屬於自己的小家庭。不料,德偉事業成功後,夫妻關係漸漸陷入僵局。
某天,德偉彷彿人間蒸發,佳莉從先生的友人阿財那邊得知德偉虧空公款的消息,尋找德偉的過程中,佳莉發現德偉逐漸改變的原因,也漸漸從中尋回自我的價值。此時,海邊發現疑似德偉的屍體,但是對佳莉而言,死者是誰已經不再重要。
人物角色[编辑]
按電影片尾演出表排序。
角色名稱 | 演員 | 備註 |
---|---|---|
林佳莉 | 張艾嘉 李淑楨(童年) |
佳森的妹妹,德偉的妻子 |
譚蔚青 | 胡茵夢 | 旅歐鋼琴家,佳森的舊情人,佳莉的好友 |
林佳森 | 高鳴鴻 羅文誠(童年) |
佳莉的哥哥 |
阿財 | 徐明 | 佳莉、德偉的大學同學、好友,德偉的老闆 |
欣欣 | 李烈 | 佳莉的大學同學、好友 |
程德偉 | 毛學維 | 佳莉的丈夫、大學同學,阿財的員工 |
梅芳 | 林母,佳莉、佳森的母親 | |
南俊 | 林父,佳莉、佳森的父親 | |
小慧 | 顏鳳嬌 | 公司經理,德偉的外遇對象 |
小戽斗 | 工友 | |
于守仁 | 巡佐 | |
平平 | 吳少剛 | |
孫明珠 | 佳莉家的女傭 | |
陳婉真 | 黃玉華 | 佳森的妻子,哲夫的姐姐 |
陳哲夫 | 李夢麟 | 佳莉的原訂結婚對象,婉真的弟弟 |
Jennifer O'neal | 蔚青的助理 | |
羅璧玲 | 與德偉在電話亭的女孩/參與演出但片尾未具名 | |
林瑞陽 | 小慧在公司的助理/參與演出但片尾未具名 |
獎項[编辑]
主辦單位 | 獎項 | 受獎者 | 階段/結果 |
---|---|---|---|
第20屆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楊德昌 | 提名 | |
最佳原著劇本 | 楊德昌、吳念真 | 提名 | |
第28屆亞太影展 | 最佳攝影 | 張惠恭、杜可風 | 獲獎 |
1984年休士頓影展 | 金牌獎 | 獲獎 | |
第37屆坎城影展 | 參展觀摩片 | 入圍短名單 |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開眼電影網上《海灘的一天》的資料(繁體中文)
- 香港影庫上《海灘的一天》的資料(繁體中文)
- 时光网上《海灘的一天》的資料(简体中文)
- 豆瓣电影上《海灘的一天》的資料 (简体中文)
- 爛番茄上《海灘的一天》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海灘的一天 》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海灘的一天》的资料(英文)
|
|
- ^ Danielsen, Shane. I will miss Edward Yang. The Guardian. 3 July 2007 [21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 ^ Lee, Daw-Min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Cinema. Rowman & Littlefield. [2022-07-26]. ISBN 978-0-8108-67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