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穴
外观
湧泉穴,別名地衝、蹶心、地衢,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為足少陰腎經所出之“井穴”,足少陰腎經起於湧泉,終於俞府穴。
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主治頭頂痛、兩目昏花、喉痹、失音、小兒驚風、癫疾、昏厥等[1]。蘇東坡在《蘇沈良方》中即提到按摩兩腳心(湧泉穴),及臍下腰脊間,皆令熱徹,“且試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覺臍下實熱,腰腳輕快,面目有光,久久不已。”。宋代《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清代《急救广生集》指出:“擦足,每晚上床时,用珠算握趾,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数,少至百数,觉足心热,将足趾微微转动,二足更番摩擦。盖涌泉穴在两足心内,摩热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益人之功甚多。”
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號稱“長壽穴”,《靈樞·本輸篇》中說:“腎[註 1]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屬於心腎兩經的相接點,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和安眠的效果。
注釋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楊甲三 主編,《輸穴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ISBN 7532302199(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