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牙槽突(英語:alveolar process)或牙槽骨(alveolar bone)是颌骨(在人类是上颌骨下颌骨)上包含牙槽窝的增厚骨嵴。牙槽突被牙龈覆盖且属口腔的一部分,是上颌下颌承载牙齿解剖学结构。

牙槽嵴(英語:alveolar ridge)又称龈嵴齿龈脊[1],是口腔内侧位于口腔顶部(上齿和硬腭之间)或位于口腔底部(下齿后)的可以用舌头感觉到的隆起。在语音学中,该词通常特指上齿之后到硬腭之前的部位,即上牙槽嵴。[2]

结构[编辑]

发音[编辑]

舌尖舌叶接触或接近牙槽嵴来形成阻碍的辅音称为齿龈音。英语中的齿龈音有[t]、[d]、[s]、[z]、[n]、[l]等[註 1]。发出齿龈音时,舌头接触到(如[t]、[d]、[n]、[l])或几乎接触到(如[s]、[z])上牙槽嵴。

注释[编辑]

  1. ^ 存在例外,如纽约口音的[t]、[d]为齿塞音

参考文献[编辑]

  1. ^ 国际语音学会. 国际语言学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 由江荻; 孟雯翻译 中文修订版. 2020. 
  2. ^ 大英百科全书》中的条目:Phonetics(英文) 访问时间:2023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