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燈臺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猶太教燈臺(希伯來語:מְנוֹרָה,发音:[mənoːˈɾaː])是猶太人的當中一個最古舊的標誌,根據出埃及記25章31、33、37節,摩西以杏花形狀製作七個分支的金燈盞。起初在猶大曠野會幕中使用,後來在耶路撒冷聖殿中使用。
燈臺是猶太假日再獻聖殿節的相關標誌。在第二聖殿遭破壞以後,剩下的燈油只夠燈臺無休止燒一天。神奇的是,燈油足足燒了八天並夠時間得到新油和重建聖殿。
許多燈臺不只有七燭臺,而是有九燭臺,四個燭臺在燈臺左右,代表油用八天的奇蹟。燈臺中間的燭臺稱Shamash,使用它的燈火點燃其他燭臺。這類型的燈臺可稱再獻聖殿節燈臺或猶太教九燈燭臺,簡稱Menorah。
起源[编辑]
燭臺七個燈盞推測是根據創世紀七天創造天地,中間燈盞代表安息日。
灯台在基督教中的应用[编辑]
在基督教教会中保留七灯台的情况很少,目前只有俄罗斯东正教会和丹麦路德教会在教堂布置中使用,一般布置在祭坛之上并且放一个。
参考文献[编辑]
参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