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或在 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21年1月25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
| 此條目可能过多或不当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文字、图像及多媒体文件。 (2023年6月6日) 请细阅有关合理使用媒体文件的方针和指引,并协助改正违规內容,然后移除此消息框。条目讨论页可能有更多信息。 |
|
王惕吾 |
---|
|
聯合報創辦人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913-08-29)1913年8月29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金華道東陽縣 |
---|
逝世 | 1996年3月11日(1996歲—03—11)(82歲)
臺灣 |
---|
墓地 | 臺灣新北市林口區頂福陵園 |
---|
国籍 | 中華民國 |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
儿女 | 王必成(長子) 王效蘭(長女) 王友蘭(次女) 王必立(次子) 王惠蘭(么女) |
---|
父母 | 王芾南(父) 徐夏琴(母) |
---|
亲属 | 王雲漢(祖父) 王瑞芳(大妹) 王瑞芬(三妹) |
---|
|
|
- 蔣介石侍衛長出身(警衛旅團長)
- 聯合報共同創始人
- 中國國民黨中常委
- 經濟日報
- 美國世界日報
- 民生報
- 歐洲日報
- 泰國世界日報
- 聯合晚報
- 香港聯合報
- 民族報
- 全民日報
- 經濟時報
|
|
王惕吾(1913年8月29日—1996年3月11日),原名王瑞鐘,浙江東陽人,總統府警衛大隊上校隊附兼第二團團長出身 ,《聯合報》共同創始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常委。
曾祖父王雲漢、父親王芾南、母親徐夏琴、兄長部分,老大王瑞芳、老三王瑞芬,家中排行老二。家中從事農耕與讀書及製造生產火腿為主。繼1953年起創辦《聯合報》以來,先後還創辦了《經濟日報》、《北美世界日報》、《民生報》、《歐洲日報》、《泰國世界日報》、《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等八報,並促成研究開發生產全球首台國產中文輪轉機、中文全自動鑄版機、中文計算機檢排系統的研究,率先引領台灣報業邁向現代化與國際化。1941年10月16日,36歲的王惕吾以本名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一期受訓,1949年5月4日,《民族報》創刊發行;首任發行人為周之鳴、王惕吾為《民族報》董事,1950年2月1日接任《民族報》發行人兼社長職務。[來源請求]
據曾任《聯合報》記者王景弘回憶,蔣經國逝世後,王惕吾曾支持李登輝繼任總統。並在1990年國民大會投票總統前曾勸林洋港不要出來與李登輝對拚,然而林洋港還是與蔣緯國搭配。李登輝當選後,王惕吾「受李登輝禮遇和尊重,卻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對行政院長之類的重大人事都提出個人好惡,要影響李登輝的選擇,引起李登輝厭煩,兩人關係開始下滑。1991年《聯合報》四十周年社慶,王景弘回到臺灣,並會見李登輝。之後張作錦即告訴他「王老闆叫我一定要告訴你,李登輝這個人不可信。」1990年代《聯合報》「反李」立場更加鮮明,批判的用詞越趨於惡毒、謾罵,完全失去民主社會討論問題應有的態度。[1]:8-11
1996年總統大選,面對李登輝的優勢,使王惕吾感到挫折。「他把政治賭注擺在林洋港與郝柏村身上,實際上也把一家報紙最應堅持的不偏不倚立場賭出去」。王景弘認為王惕吾「在大選前逝世,否則看到大選結果,可能又平添痛苦。」[1]:11
王惕吾生有五名子女,依序為長子王必成,長女王效蘭,次女王友蘭,次子為王必立,么女王惠蘭[2]。
- 新竹南園: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的故居,而「南園」這個名稱是取自王惕吾的父親王芾南先生之名。
參考資料[编辑]
- 關國煊:《報人王惕吾(1913-1996)》。載《傳記文學》 68:6
|
---|
| 1990年10月7日成立,2006年2月28日終止運作。 | | | | | 第一屆 1990.10.2聘任 | 副主任委員 (3人) | |
---|
| 委員 (30人) | |
---|
| 研究委員 (12人) | |
---|
|
---|
| 第二屆 1992.1.1聘任 | 副主任委員 (3人) | |
---|
| 委員 (28人) | |
---|
| 研究委員 (22人) | |
---|
|
---|
| 第三屆 1995.3.1聘任 | 副主任委員 (3人) | |
---|
| 委員 (32人) | |
---|
| 研究委員 (22人) | |
---|
|
---|
| 第四屆 1996.10.4聘任 | 副主任委員 (3人) | |
---|
| 委員 (31人) | |
---|
| 研究委員 (21人) | |
---|
|
---|
| 第五屆 1997.11.8聘任 | 副主任委員 (4人) | |
---|
| 委員 (31人) | |
---|
| 研究委員 (20人) | |
---|
|
---|
| 第六屆 1999.3.25聘任 | 副主任委員 (4人) | |
---|
| 委員 (32人) | |
---|
| 研究委員 (24人) | |
---|
|
---|
|
---|
| | 停止活動 |
---|
|
|
---|
| | | | | | 一中全會(10人) 1952.10.23 | |
---|
| 二中全會(10人) 1953.5.7 | 上屆連任 |
---|
| 三中全會(10人) 1953.11.14 | |
---|
| 四中全會(10人) 1954.8.5 | |
---|
| 五中全會(10人) 1955.3.3 | |
---|
| 六中全會(10人) 1955.10.5 | 上屆連任 |
---|
| 七中全會(10人) 1956.5.8 | |
---|
| 八中全會(10人) 1957.3.7 | |
---|
|
---|
| | | | 一中全會(15人) 1957.10.26 | |
---|
| 二中全會(15人) 1959.5.19 | |
---|
| 三中全會(15人) 1960.10.2 | |
---|
| 四中全會(15人) 1961.11.16 | |
---|
| 五中全會(15人) 1962.11.15 | |
---|
|
---|
| | | | 一中全會(15人) 1963.11.23 | |
---|
| 二中全會(17人) 1964.11.28 | |
---|
| 三中全會(17人) 1966.3.10 | 上屆連任 |
---|
| 四中全會(19人) 1966.12.29 | |
---|
| 五中全會(19人) 1967.11.23 | |
---|
|
---|
| | 總裁:蔣中正 (1975.4逝世)
中央委員會主席:蔣經國 (1975.4當選) | | 一中全會(21人) 1969.4.10 | |
---|
| 二中全會(21人) 1970.4.2 | 上屆連任 |
---|
| 三中全會(21人) 1972.3.10 | |
---|
| 四中全會(21人) 1973.11.15 | |
---|
| 五中全會(21人) 1974.11.27 | 上屆連任 |
---|
|
---|
| | | | 一中全會(22人) 1976.11.19 | |
---|
| 二中全會(22人) 1978.2.15 | 上屆連任 |
---|
| 三中全會(22人) 1978.12.18 | 上屆連任 |
---|
| 四中全會(27人) 1979.12.14 | |
---|
|
---|
| | | | 一中全會(27人) 1981.4.6 | |
---|
| 二中全會(31人) 1984.2.15 | |
---|
| 三中全會(31人) 1986.3.31 | |
---|
|
---|
| | | | 一中全會(31人) 1988.7.14 | |
---|
| 二中全會(31人) 1989.6.5 | 上屆連任 |
---|
| 三中全會(31人) 1992.3.16 | 上屆連任 (陳履安於1993.1辭職,鄭為元於1993.8逝世) |
---|
|
---|
| | | | 一中全會(31人) 1993.8.23 | |
---|
| 二中全會(31人) 1994.8.26 | |
---|
| 三中全會(31人) 1995.8.23 | |
---|
| 四中全會(31人) 1996.8.23 | |
---|
|
---|
| | | | 一中全會(33人) 1997.8.28 | |
---|
| 二中全會(33人) 1998.8.22 | |
---|
| 三中全會(33人) 1999.8.29 | |
---|
| 主席:連 戰 (2000.6當選)
副主席:蕭萬長 (2000.6通過)、王金平 (2000.6通過)、蔣仲苓 (2000.6通過)、吳伯雄 (2000.6通過)、林澄枝 (2000.6通過) | | 四中全會(31人) 2000.6.1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