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子祥在B段的最後,第二次是高八度唱出「做個好漢子,熱血熱腸熱」,達至全曲人聲聲部的最高音。 |
播放此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體幫助。 |
《男兒當自強》,1991年電影《黃飛鴻》的主題曲,改編自古琵琶曲《將軍令》,由黃霑填詞、林子祥主唱、戴樂民編曲。
歌曲曲調雄壯,歌詞強調男兒氣概、自我實現的精神,基於電影的主題,亦蒙上了強烈的民族意識[1]。面世後即風靡一時,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及新加坡金曲獎最佳電影主題曲,並傳唱至今。有論者認為此曲在情歌泛濫的流行華語樂壇中屬於異數,故能脫穎而出[2]。
創作背景[编辑]
電影配樂家黃霑憶述,1940至70年代,黃飛鴻的粵語長片系列多以古琵琶曲《將軍令》為主題旋律,《黃飛鴻》的導演徐克也指明要沿用。他接活時認為此曲枝蔓橫生,不符合時下聽眾的聽覺習慣,須去蕪存菁,但改編了五個版本都不滿意;此時恰好從華納唱片的高層黃柏高口中得知林子祥一直都想唱《將軍令》,便覺「救星從天而降」,一日內便寫好填了詞的訂稿[3](黃霑研究者吳俊雄補充道人聲歌曲比較有準繩,更容易縮龍成寸[4])。一說是黃霑與黃柏高恰談時,此曲的器樂版已脫稿並準備灌錄[5]。
由於趕著要去美國,林子祥要在簡單的電子琴伴奏下灌錄國粵語的人聲音軌;中樂團的伴奏部分是後來補錄的[3]。徐克透露,林子祥錄完後說從沒想過這首歌會這麼難唱[6]。林子祥又說錄音時沒有人要求他在結尾唱高八度,但他投入了感情,即興並自然地唱上去[7]。
歌曲特徵[编辑]
此曲擷取了華氏琵琶譜版《將軍令》(原十段)的引子(前奏)《駐馬聽》、頭段《一統太平》、第三段《太極兩儀》、第四段《三才至勝》及第四段《四海清寧》[2]。
音階與調式為六聲羽調,節拍則由中國傳統音樂的變換拍子改為整齊的4/4拍,增加了現代感。[8]曲式結構為ABB:引子-A段-過門(間奏)-B段-過門-B段,較著重B段和過門[2]。
編曲突出嗩吶、琵琶、中國弦樂器,填充樂器為小號,並以西洋弦樂器襯托[5]。
歌詞主要為一字一音,故聽著「雄壯激昂」[2]。有國、粵語版,詞意相同,僅有幾處字眼的差別。
後續版本的差異除歌手外,主要體現在配器上,如成龍版加重了電聲,原本的民族樂器也改為以合成器模仿。[8]
評論界持正反面的評價:
詞評人朱耀偉認為歌詞屬於典型的男性刻板印象,藝術水準不高[9]。詞評人黃志華亦認為限於曲調和電影性質,歌詞口號化,空有壯語,詞意重複單調,尤其詬病「熱血熱腸熱」一句[10]。填詞人楊熙卻認為歌詞無一字多餘,集中寫英雄的形象和條件,並針對「熱」這感覺多番渲染,讓聽眾難忘[11]。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何杏楓評論道:「氣與血配浪與日、膽與骨配鐵與鋼......虛實並寫,輾轉為喻,器度恢宏且不失細膩。此曲後半更帶出了一種人與天地合一的境界......」[12]
文化人吳俊雄和黃霑帶入行的音樂人雷頌德認為,黃霑將古中樂(後者評「年輕人覺得老套」)活化成一首新潮的流行曲,體現其功力[13];然而前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余少華剖析此曲(林子祥版),批評編曲人「引子及過門長音中的笛子加花及顫音」、「彈撥樂器的模仿樂句」、句末「男聲呟喝」等手法,把中國風表現得很平面,過於「漫畫化」及「虛張聲勢」;電聲和低音結他亦衝淡了中國味。又指林子祥把不少字唱斷,如「膽 似 鐵 打」,樂句尾的長音亦全短唱,聽起來「欲言又止,中氣不足」。[2]
電影主題曲版本[编辑]
- 只列出最早的收錄源。
- 三部曲均有國、粵語兩版,部分版本只見於電影,並未發行。
純音樂版[编辑]
|
1. | 男兒當自強主題音樂(純音樂) | 佚名 | 戴樂民 | 黃霑 | 1992年《黃飛鴻系列電影原聲精裝版》 | 參與人員:
- 電子樂器:戴樂民
- 二胡:黃安源、蕭白鏞、辛小紅、霍世潔
- 箏:鄭文
- 琵琶:王靜
- 三弦:鄭文
|
- 笛子:譚寶碩
- 洋琴:李德江
- 柳琴:阮仕春
- 敲擊:鄭文、李德江
|
- 吉他:Joey Villanueva
- 鼓:Gordon Chan
- 小提琴:Ng Chi、Wong Wai Ming、Sze Kwok Wang
- 大提琴:Houng Wang Leung
- 貝斯:林志宏
|
|
林子祥版[编辑]
|
11. | 男兒當自強(粵)(電影《黃飛鴻》主題曲(香港版)、《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片頭曲(香港版) | 黃霑 | 佚名 | 戴樂民 | 黃霑 | 林子祥 | 林子祥1991年的專輯《小說歌集》 | 參與人員:
|
成龍版[编辑]
大合唱版[编辑]
其他參與人員:
|
- 小提琴:Patrick Sze、Ming Wong等
- 中提琴:Ng Chi、Luk Chin Kou
|
- 大提琴:Ray Wong、Li Ming Lu
- 貝斯:Simon Hui
|
|
|
13. | 男兒當自強(Rock Version)粵語 | 黃霑 | 佚名 | 鮑比達 | 林子祥 | 1992年《華納天碟金曲精選一》 | 參與人員:
|
- 鼓:Nicanor Ledesma
- 貝斯:Rudy
|
|
钟镇涛曾跟林子祥合唱这首歌曲,在蒙面唱将猜猜猜第三季再度翻唱这首歌。
林忆莲,王菲及关淑怡在翡翠台《1994加港愛心連線大行動》联手翻唱这首歌。
迪克牛仔也翻唱过这首歌,收录在专辑《本色》中。
萧敬腾
陈伟霆
李易峰
香港派台成績[编辑]
派台成績
|
唱片 |
歌曲 |
903 |
RTHK |
997 |
TVB |
備註
|
1991年
|
小說歌集 |
男兒當自強 |
2 |
1 |
|
/ |
|
獎項榮譽[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香港版沿用林子祥粵語版為片頭曲並以成龍粵語版為片尾,台灣版則皆由成龍所唱。
- ^ 香港版則由同一群歌手以粵語演唱。
|
---|
| 專輯 | |
---|
| 原聲專輯 | |
---|
| 著名歌曲創作 | |
---|
| 主要著作 | 不文集 · 數風雲人物 · 廣告人告白 · 過癮人過癮事 · 開心半世紀 · 香港仔日記 · 三級片導演手記 |
---|
| 主要電影 | |
---|
| 主持的電視節目 | |
---|
| 大型音樂會 | 煇黃十二月(1985) · 顧嘉煇·黃霑·真友情演唱會(1998) · 香港煇黃2000演唱會 · 黃霑獅子山下演唱會(2003) |
---|
| 參與的舞台劇 | 白孃孃(填詞) · 夢斷城西 1980年香港版(全劇填詞) · 白蛇傳(全劇填詞) · 柳毅傳書(編劇、全劇填詞) · 蝦碌戲班 2000年版(演員) · 麗花皇宮 2001年版(藝術總監、演員) · 酸酸甜甜香港地(全劇填詞) |
---|
| 相關條目 | |
---|
|
|
---|
| 第1屆-第10屆 | |
---|
| 第11屆-第20屆 | 1973《愛的天地》 · 1975《雲深不知處》 · 1976《梅花》 · 1977《秋霞》 · 1978 《鄉野奇談》 · 1979 沈呂白、李泰祥〈歡顏〉《歡顏》 · 1980 從缺 · 1981 翁清溪〈原鄉人〉《原鄉人》 · 1982 成明、趙寧、琳妮〈起風的時候〉《辛亥雙十》 · 1983 李壽全〈一樣的月光〉《搭錯車》 |
---|
| 第21屆-第30屆 | |
---|
| 第31屆-第40屆 | |
---|
| 第41屆-第50屆 | |
---|
| 第51屆-第60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