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貶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男性貶抑(英語:misandry),是指對男性的仇恨、貶抑、歧視,男性權利主義者和其他男性主義團體批評現代法律中關於離婚、家庭暴力、徵兵、男性割禮(反對者稱之為男性生殖器割除)以及對男性強暴受害者的治療等方面的規定,認為這些是機構化的男性仇恨現象的例子。

這個名詞有可能會和男性恐懼症(androphobia)混淆,兩者間具有差異。在台灣,後者被認為多是因過去的心理創傷導致對男性的恐懼,情況類似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在中國大陆則由於近几十年社会文化不同,故有不同論述。

词源[编辑]

英文中的Misandry,也作Misandria,是一個利用希臘語詞源創造的新詞,以對應女性贬抑(英文:Misogyny,希臘語:μισογυνία),其詞根是嫌惡、仇恨(μῖσος)和男性(ἀνήρ或ἀνδρός)[1]。其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的《旁觀者》(The Spectator)雜誌,1952年的韋氏詞典收錄了此詞。

厭男主義者則叫做Misandrist。中文在心理學上將其翻譯為厭男症[2]厭男主義、男性貶抑等。[來源請求]日文中除了假名音譯,也有漢字「男性嫌惡」(日语:男性嫌悪)的用法[3]

參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参考[编辑]

  1. ^ 牛津詞典-Misandry.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7). 
  2. ^ 偏见造成“厌男症” 男人为何招人讨厌. [2019-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6). 
  3. ^ 他人ごっこ 男性嫌悪.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