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九龍綫(英語:East Kowloon Line)是香港政府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倡議興建的其中一個新鐵路項目,為一條行走於東九龍北部地區的新鐵路線。有關路線的內容與於1970年提出的同名方案大為不同,此項目的九龍段已被興建成沙田至中環綫。因此上述項目可以被視為一個全新提出的獨立方案。
東九龍綫將會連接觀塘綫及屯馬綫之鑽石山站,以及將軍澳綫的寶琳站,長度暫定為約7.8公里,估計造價275億港元,初步建議的落實時間為2028年動工、2035年通車。
路線離開將軍澳寶琳及翠林後,將會沿著觀塘北部運行,服務將軍澳西半山和九龍東北半山沒有鐵路地區居民,包括彩雲、順天、秀茂坪及寶達等人口稠密的地區,以及該區現有及已經落實進行的大型發展項目:包括彩雲道及佐敦谷發展計劃、《安達臣道發展計劃》、《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以及《起動九龍東》計劃等等。而在服務策略層面,東九龍綫將會充當將軍澳地區和九龍之間行程的替代路線,應付將軍澳線及觀塘線列車服務受阻時的狀況,從而增強整體網絡的穩健性,同時用來克服東九龍一帶道路難以進一步擴闊的問題。當局有關項目規劃時,承認必須克服山勢造成的技術困難。
東九龍綫除了寶琳站是地面/架空車站外,其餘車站均以地下車站形式建造。[1][2][3][4]
有關建議早在政府提出正式路線諮詢前,早有不少民間意見建議開設類近路線的方案[5][6],以彌補港鐵取消沙中綫慈雲山站及東九龍北部人口增長下的交通壓力。
觀塘北線[编辑]
2013年3月,即為檢討及修訂《鐵路發展策略2000》第二階段諮詢的時間前後,運輸及房屋局就著鐵路規劃諮詢觀塘區議會。多名在席議員提出「觀塘北線」的概念,希望能夠在秀茂坪道及安達臣道增設鐵路站服務居民,惟路政署官員因著消防及緊急疏散的可行性而表明方案不可行。[3]
2014年4月,有關方案被重新帶出,並提到由油塘站接駁至鑽石山站的概念。[7][8]
鐵路發展策略2014[编辑]
2014年9月17日,香港政府宣佈鐵路網絡直至2031年的發展規劃,建議新增七個鐵路項目,而其中一項為東九龍綫。相關走綫為所有項目中唯一一個首次提出的項目,成本造價亦最為昂貴。[9]由於方案未曾於過往的鐵路發展諮詢中提及,所以令不少地區人士感到意外,亦被質疑存在政治動機,為當時控制觀塘區議會的建制派提供可作標榜的政績。[2][10]政府則指出區議會早前提出的走線與政府建議並不相同,沒有顧及山勢方面的技術問題。[3]
住在沿線地區之市民普遍歡迎政府提出初步方案,期望可以紓緩有關地區的公共交通過份倚賴小巴和巴士,而造成於繁忙時間需要長時間等候,以及將來有大型屋邨落成時加重交通負荷的問題。[11]
9月18日,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召開討論有關鐵路的會議。區議員林少忠提出無約束力的臨時動議,要求當局在擬建路線中增設康景站,經修訂後最終獲得通過,但當局沒有為此作出回應。他表示將軍澳康景區包括康盛花園、景明苑及翠林邨,亦有景嶺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以及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將軍澳分校,但過去30多年一直缺乏足夠公共交通支援,質疑政府是次規劃未有照顧居民需要。[12]9月21日,學者熊永達亦建議路線可以延伸至香港科技大學,改善西貢區整體交通問題。[13]
建議書[编辑]
2018年3月8日,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於全年業續發佈會中表示,東九龍綫的建議書已轉交政府考慮。[14]
2020年7月4日,港鐵已完成東九龍線報告,但由於走線的地勢太斜,不適合列車行走,因此港鐵要繼續研究是否有新技術,可以突破技術限制。由於今時今日的人口密度高,加上地底地面有不少設施和建築,鐵路要穿越住宅和商業樓宅,要小心仔細研究一切保護工作。[15]
建議中的車站及接駁路綫[编辑]
車站預定位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 政府建築 | |
---|
| 住宅用地 | |
---|
| 公共設施 | |
---|
| 體育設施 | |
---|
| 休憩用地 | |
---|
| 商業設施 | |
---|
| 相關交通接駁系統 | |
---|
|
|
---|
| 巴士 | |
---|
| 的士 | |
---|
| 小巴 | |
---|
| 鐵路 | |
---|
| 渡輪 | |
---|
| 民航 | | |
---|
| 港澳直升機航線 | |
---|
| 以香港作重點機場之非本地航空公司 (不少於5個來往直飛航點) | |
---|
| 已結業之香港航空公司 | |
---|
|
---|
| 其他 | |
---|
| 票务 | |
---|
| 部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