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埃納河戰役
第三次埃納河戰役 | |||||||||
---|---|---|---|---|---|---|---|---|---|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的一部分 | |||||||||
1918年7月的西方戰線 | |||||||||
| |||||||||
参战方 | |||||||||
法國 英國 美国 | 德意志帝國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德尼·奧古斯特·迪謝納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戈登 |
埃里希·魯登道夫 威廉皇儲 | ||||||||
兵力 | |||||||||
法國第六軍團 英國第四兵團 後續支援的兩個美軍師[Note 1] |
第一軍團 第七軍團 (共超過20師及4,000門火砲) | ||||||||
伤亡与损失 | |||||||||
:98,000人 :29,000人 | 130,000人 |
第三次埃納河戰役(法語:3e Bataille de l'Aisne、英語:Third Battle of the Aisne)是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起春天攻勢的期間所發生的一場戰役,目的是為了在美國遠征軍完全抵達法國前攻占貴婦小徑嶺。這場戰役是德軍在1918年春夏之際所發動的攻勢之一,又名「皇帝會戰」。
背景
[编辑]德軍這次大規模攻勢(又名「布呂歇爾-尤克(Blücher-Yorck)」,取自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兩個將軍名)從1918年5月27日持續至6月4日[1],也是自4月在法蘭德斯的利斯河攻勢以來,德軍第一次的全面進攻。
德軍在1914年9月的第一次埃納河戰役後,就一直控制著貴婦小徑嶺,直到1917年尼維爾攻勢期間的第二次埃納河戰役中,才被芒然將軍奪回。
布呂歇爾-尤克行動最初是由德國陸軍第一任陸軍總監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所制定,他確信在埃納河取得成功將讓德軍推進到能攻擊巴黎的範圍內。魯登道夫將英國遠征軍視為主要威脅,他認為這次進攻會讓協約國從法蘭德斯撤軍以協助保衛法國首都,使德軍能夠繼續對法蘭德斯發起進攻(Hagen),並獲得極大的壓力緩解。因此埃納河的攻勢本質上一場轉移注意力的大型攻勢。
協約國在埃納河地區的防務主要是由法國第六軍團指揮官德尼·奧古斯特·迪謝納將軍負責。此外,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戈登少將指揮的四個師(來自英國第四兵團)則駐防在貴婦小徑嶺,他們在「米夏耶爾」作戰中倖存下來後,被派往該處休息並進行整補。
戰役過程
[编辑]1918年5月27日早晨,德軍以超過4,000門火砲開始砲轟(Feuerwalze)協約國防線。杜琴不願放棄貴婦小徑嶺,因為前一年協約國才剛以慘痛代價攻佔之,加上他還不顧法軍總指揮菲利普·貝當的指示,下令要英軍聚集在前線壕溝中,從而讓他們蒙受慘重損失。也正因為英軍都擠在一起,他們成了砲兵的最佳目標[2]。
砲轟之後是毒氣釋放,一旦毒氣釋放後,德軍17個风暴突击营師(為威廉二世長子威廉皇儲名義上指揮之軍團的一部)便發起主要的步兵進攻。威廉二世皇帝還前來視察戰役進展,並訪問了被俘的休伯特·里斯(Hubert Rees)英軍准將(第50師第150旅)。皇帝在得知他是威爾士人之後被逗樂了,這表示他與勞合·喬治是同一民族[3]。
協約國防線薄弱完全措手不及,無力阻止德軍進攻,讓後者撕開其防線並推進了40公里(25英里)遠。德軍在不到六個小時內就抵達埃納河,並攻破了八個協約國師駐防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的防線,將協約國部隊打回韋勒河,並在夜幕降臨時攻取額外15公里的領土。
到了1918年5月30日,德軍迅速的進展已讓他們俘獲五萬多名協約國士兵及800門火砲,促使魯登道夫更改其行動目標,從僅僅將敵軍從德軍右翼逐出,變為第七軍團主動發起進攻,但這從來都不是行動目的。到了6月3日,德軍距離巴黎已僅僅56公里(35英里)遠了,可是德軍也飽受多個問題困擾,其中包括大量人員傷亡、預備隊不足、疲勞以及補給短缺等[4]。
最終在協約國多次反擊後,德軍的推進於三天後被阻止。
後續發展
[编辑]儘管攻破了協約國防線達34英里(55公里)深,來到比1914年以來更靠近巴黎的位置,德軍還是在1918年6月6日於馬恩河被協約國所阻。戰役結束後,德軍承受了130,000人的傷亡,而協約國則是共127,000人傷亡[5]。
杜琴戰後因指揮英法兩軍不力,被法軍總指揮菲利普·貝當解職,並由第六軍團指揮官讓·德古特接任。這場戰役也是大部美軍參戰的最早例子之一,同時他們也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
魯登道夫在受到「布呂歇爾-尤克(Blücher-Yorck)」行動所得鼓舞後,發動進一步攻勢,最終第二次馬恩河會戰爆發。
參見
[编辑]參考
[编辑]註釋
[编辑]註腳
[编辑]傳記
[编辑]- Evans, M. M. (2004). Battles of World War I. Select Editions. ISBN 1-84193-226-4.
- Hart, Peter (2008). 1918: A Very British Victory, Phoenix Books, London. ISBN 978-0-7538-2689-8
- Marix Evans, Martin (2002) 1918: The Year of Victories, Arcturus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London: Arcturus, ISBN 0-572-02838-5
- Ward, Alec (2008). A Young Man's War, Medlar Press. ISBN 978-1-89960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