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第三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 |||||||
---|---|---|---|---|---|---|---|
| |||||||
参战方 |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
![]() ![]() ![]() | ||||||
兵力 | |||||||
50,000人 | 8个师、5个独立旅、3个骑兵旅 | ||||||
伤亡与损失 | |||||||
约1,000人死亡[3] | 236人陣亡,1,516人受伤或死于疾病[4] |
|
第三次英国-阿富汗战争(简称第三次英阿战争),始于1919年5月6日,终于同年8月8日。英国在战术上取得胜利。战后,重新确立了杜兰线作为阿富汗酋长国与英属印度之间的疆界。之后不久,阿富汗获得独立主权。
背景[编辑]
第三次英阿战争的导火索在战斗打响之前很久就埋下了,对于英属印度来说,阿富汗酋长国一直都是威胁。英国人担心俄国人的扩张,害怕沙皇的部队会借道阿富汗进攻英属印度。这段时期的英俄博弈也被称为“大博弈”。为了彻底消除这一危险,英国人发起的两次针对喀布尔的军事行动,即第一次英阿战争(1839–1842)和第二次英阿战争(1878–1880)。 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英国和阿富汗之间长达四十年的关系黄金时期。在阿布杜尔·拉赫曼汗和哈比布拉汗统治时期,英国试图干涉阿富汗的外交政策。在甘大麦条约的约束下,阿富汗勉强地维持着表面的独立。“除了印度之外,没有别的接触世界的窗口”。
1901年,阿布杜尔·拉赫曼汗的去世间接的导致了18年后爆发的战争。
参考文献[编辑]
- ^ Adamec, L.W. and Norris, J.A. (2010). "Anglo-Afghan Wa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ncycloædia Iranica, online ed. Retrieved 19 May 2011.
- ^ Norris, J.A. (2010). "Anglo-Afghan Rel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ncycloædia Iranica, online ed. Retrieved 19 May 2011.
- ^ Third Anglo-Afghan War 1919. OnWar.com. [201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 ^ Molesworth 1962,第vii頁
![]() | 这是一篇與戰爭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