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反法同盟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四次反法同盟 | |||||||||
---|---|---|---|---|---|---|---|---|---|
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 |||||||||
![]() 從左上順時針為: 耶拿-奧爾施泰特、斯德丁、埃劳、弗里德蘭戰役 | |||||||||
| |||||||||
参战方 | |||||||||
![]() ![]() ![]() ![]() ![]() ![]() |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 ![]() ![]() | ||||||||
兵力 | |||||||||
422,000人 普魯士: 254,000人[1] 俄羅斯: 135,000人[2] 瑞典: 15,000人[3] 薩克森: 18,000人[1] | 約 300,000人[1] | ||||||||
伤亡与损失 | |||||||||
354,000人傷亡或被俘 普魯士: 30,000人死亡 45,000人逃兵 150,000人被俘(全軍覆沒) 俄羅斯: 將近 100,000人傷亡或被俘 | 約 60,000人傷亡或被俘 |
|
第四次反法同盟是1806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薩克森及瑞典等國組成的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魯士率先對法宣戰。14日一天當中,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大敗普軍,普軍幾乎全軍覆沒,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控制權,大為削弱普魯士及建立一個親法的華沙公國。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蘭戰役大敗俄軍,俄皇被迫求和,簽訂了和平條約。
參考文獻[编辑]
- ^ 1.0 1.1 1.2 Clodfelter 2017,第150頁.
- ^ Clodfelter 2017,第150–151頁.
- ^ Clodfelter 2017,第15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