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文
![]() |
汉字字体风格 |
---|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蝌蚪文) ‧ 石鼓文 |
字形 |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 新字形 ‧ 通用规范汉字表 國字標準字體 ‧ 常用字字形表 |
漢字文化 |
陸 ‧ 港 ‧ 澳 ‧ 台 ‧ 新 ‧ 日 ‧ 朝 ‧ 越 ‧ 琉
粵語字 ‧ 吴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方言字 日本国语国字问题
舊字體 ‧ 新字体 ‧ 擴張新字體 韩国国语国字问题
吏讀 ‧ 鄉札 ‧ 口訣 |
衍生文字 |
注音符号 ‧ 官话合声字母 ‧ 三推成字法 |
字音 |
日本漢字音
古音 ‧ 吳音 ‧ 漢音 ‧ 新漢音 ‧ 宋音 ‧ 唐音 ‧ 慣用音 ‧ 聲調 |
信息技术 |
統一碼 ‧ 中文输入技术 ‧ 中文输入法 |
漢字詞 ‧ 錯別字 ‧ 提笔忘字 ‧ 廢除漢字論 ‧ 漢字復活 ‧ 字謎 |
注意:本條目可能有部分字元無法顯示,若遇此情況請參閱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 |
周宣王的石鼓文也常被指為籀文,秦始皇時曾撰有六塊記功刻石:秦山刻石、瑯琊刻石、繹山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之罘刻石等。其中又以瑯琊刻石最著名,即山東諸城瑯琊台,由李斯撰寫,載秦初開國功臣列侯武城侯王离(應是王翦之誤植)、列侯通武侯王賁等人之事績。北宋時又發現三塊刻字石頭,內容是秦王詛咒楚王的文字,後人稱為“詛楚文”。籀文、石鼓文、詛楚文和部分秦國金文,皆屬同一字體,稱籀文或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