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北海道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的振興局所在城市。关于同名的行政區,請見「
網走」。
網走市(日语:網走市/あばしりし Abashiri shi */?)位於日本北海道東部(道東),為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轄下城市,也是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辦公室所在地,在北見市以東約50公里。北邊面向鄂霍次克海,境內多丘陵,市中心位於網走川出海口附近,並延伸到周邊海岸附近的平地。轄區內西北部有能取湖,中部有網走湖、東部有濤沸湖,皆屬於網走國定公園。若按照字母排序的話,網走(Abashiri)是日本排序最前的市町村。
城市名稱來自阿伊努語的發音,但目前對原始意義有不同的見解,包括:[1]
- 「ci-pa-sir」:意思為我們發現的土地。
- 「apa-sir」:意思為入口的土地或者漏水的土地。
- 「cipa-sir」:意思為祭壇的島。
- 1872年3月:成立北見國網走郡,並設置網走村(原名:アバシリ村)。
- 1875年:改使用漢字名稱(網走村)。
- 1890年:設置釧路集治監獄網走分監和網走外役所(現在的網走監獄的前身)。
- 1891年:由於集治監收容者的強制勞動,完成往北見方面的道路。
- 1897年11月:北海道實施支廳制,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網走郡網走村、北見町、勇仁村、新栗履村、能取村、最寄村、娜寄村、濤沸村、藻琴村。[2]
- 1902年4月1日:
- 網走村、北見町、勇仁村、新栗履村合併為網走町,並成為北海道二級町。
- 能取村、最寄村合併為能取村,同時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 娜寄村、濤沸村、藻琴村合併為藻琴村,同時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15年4月1日:能取村和藻琴村併入網走町,網走町並成為北海道一級町。
- 1921年4月1日:網走町的舊網走村區域分村設置女滿別村(現在已併入大空町)。
- 1931年:與女滿別町之間的邊界重新劃分。
- 1947年2月11日:網走町的舊藻琴村部份區域分村為東藻琴村(現在已併入大空町)。同時網走町改制為網走市,脫離網走郡之管轄。
- 一般國道
- 主要地方道
- 北海道道23號網走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76號網走公園線
- 北海道道102號網走川湯線
- 北海道道104號網走端野線
|
- 道道
- 北海道道246號小清水女滿別線
- 北海道道248號嘉多山美幌線
- 北海道道467號榮濱小清水線
- 北海道道490號中園網走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591號嘉多山卯原內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683號大觀山公園線
- 北海道道767號明生北濱線
- 北海道道1010號能取三眺線
- 北海道道1083號網走港線
- 北海道道1087號網走常呂自行車道線
|
觀光景點[编辑]
呼人地區的網走湖
能取岬
網走流冰观光破冰船
博物館網走監獄
以網走為背景的作品[编辑]
高等學校[编辑]
- 道立北海道網走向陽高等學校
- 道立北海道網走南丘高等學校
|
|
中學校[编辑]
- 網走市立第一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二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三中學校
|
- 網走市立第四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五中學校
- 網走市立呼人中學校
|
小學校[编辑]
- 網走市立網走小學校
- 網走市立潮見小學校
- 網走市立中央小學校
- 網走市立西小學校
- 網走市立西丘小學校
|
- 網走市立白鳥台小學校
- 網走市立東小學校
- 網走市立南小學校
- 網走市立呼人小學校
|
特殊學校[编辑]
姊妹市・友好都市[编辑]
本地出身的名人[编辑]
居民種族[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