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共產黨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4月14日) |
缅甸共产党 ဗမာပြည်ကွန်မြူနစ်ပါတီ | |
---|---|
![]() 缅甸共产党标志 | |
簡稱 | 缅共 |
成立 | 1939年8月15日 |
总部 | 仰光 勐固 邦桑(1972年-1989年)[1] |
军事组织 | 人民解放军(2021年至今) 历史上: 缅甸人民军(1989年以前) |
意識形態 | 共產主義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2] |
政治立場 | 極左翼 |
官方色彩 | 红色 |
官方网站 | |
www![]() | |
緬甸政治 政党 · 选举 |
![]() |
本页面包含缅文字母,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確显示为缅文字母,否则可能出现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
缅甸共产党(緬甸語:ဗမာပြည်ကွန်မြူနစ်ပါတီ),简称缅共,是缅甸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於1939年8月15日,昂山为第一任总书记。
1989年,缅共发生严重分裂,分裂出佤邦联合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等割据势力,导致缅共丧失全部根据地。
目前,该党在缅甸属于非法组织,主要在秘密状态下运作。2021年8月,在克钦独立军的支持下,缅共宣布重新开展武装斗争,成立人民解放军。目前人民解放军主要活动在克钦邦和实皆省。
历史[编辑]
1939年10月1日,昂山聯合德欽黨、緬甸共產黨、貧民黨等組成自由聯盟(亦稱緬甸出路派組織),由巴莫出任主席,昂山出任總書記。1941年,昂山带领29名青年(史称「三十志士」)到日本占领的海南岛接受軍事訓練,准备组织武装起义配合日军侵入英属缅甸。事实上,昂山此时也已经脱离了缅甸共产党。而此前由于德欽丹東、德钦梭等骨干被捕,缅甸共产党无形中陷于瓦解,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1942年1月日本军队从马来西亚和泰国侵入缅甸,德钦丹东、德欽梭等出狱,德欽梭任緬甸共產黨第二任总书记,1946年3月,由于清算白劳德路线造成缅甸共产党内部第一次大分裂,德欽梭与其它7个中央委员脱离缅共另行组织红旗共产党,德欽梭任红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缅甸共产党则重新组成新的中央,选举德钦丹东出任中央总书记(后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1944年8月到9月,缅共、“缅甸国民军”(昂山为首)、“缅甸人民革命党”(即缅甸社会党前身)等团体领导人在吴努家中举行了会议,成立“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任最高领导人,德钦丹东任总书记,德欽索任政治领导人,奈温也是重要领导人之一。“同盟”内部在对待一系列与英人合作与独立形式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缅甸共产党对于昂山的“中间路线”进行了强烈的抨击。1946年10月10日,由于共产党批评昂山镇压罢工,“同盟”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把缅甸共产党排除出了“同盟”。
缅甸独立后,缅甸共产党坚持反对吴努政府,1948年8月,吴努政府向缅甸共产党全面进攻,缅共被迫转入地下,并开展武装斗争,緬甸共產黨在1960年代失去位於緬甸中部的根據地之後,很快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下,有一批缅共领导人在中国北京国际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分别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野战军挂职学习。在地方挂职学习地四川省、贵州凯里、云南昆明对一部分缅甸人秘密进行培训,其中有815军区司令丁莱、东北军区参谋长余剑、果敢彭家声、克钦邦丁英、佤邦赵尼来和鲍有祥等,后来在緬甸東北部重新建立,當中包括了佤邦、克钦邦、果敢。缅共中央所在地设在勐固。
如同緬甸其他爭取自治的少數民族一樣,佤邦得到緬甸共產黨的支持,但結果他們亦與果敢一樣背叛了緬共。結果,緬共的領導人在8888起義事件中被逼出走中國。
吳奈溫領導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政权垮台後,佤民族组织與新的軍政府簽訂停火協議及和平協議。
1989年3月12日,彭家聲领导的果敢部隊於果敢縣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並组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是年,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4月,林明賢领导的815軍區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並另立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同年,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4月17日,鮑有祥领导的佤部隊於佤邦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並成立緬甸国家團結黨(不久更名為佤邦联合党),武裝部隊命名為佤邦联合军。5月18日,佤邦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9月,101军区司令员丁英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克钦新民主独立军。至此,緬甸共產黨的根据地彻底瓦解。
在1989年缅共失利后,缅共中央委员赛昂温向军政府投降。赛昂温是缅共唯一一个掸族中央委员,也是唯一一个向军政府投降的中央委员。而其他领导人选择流亡中国,继续坚持地下斗争。[3] 1990年代,缅甸政府曾宣布挫败了一次缅共组织的暴动,60多名军官被逮捕。据说,现在若开地区仍然有缅共游击队(可能是原红旗派武装)在活动。[4]缅共的余部败走中国后,以也波晋孟为首对党组织进行了重组。缅共余部骨干大都是原来北上的缅族学生,后来还有一些本土人士加入。
2021年復出[编辑]
2021年2月1日,緬甸國防軍發動軍事政變,緬甸共產黨於同日發布聲明譴責政變並呼籲建立統一戰線反對國防軍。
2021年12月6日,沉寂多年的緬甸共產黨在英国《晨星报》宣布重新开展武装斗争,向军政府当局宣战。受访的缅共发言人表示,缅共已经为重启武装斗争准备了很久,2021年的政变加快了这一进程。发言人还表示,缅共虽然在原则上不拒绝与军政府对话,但他们知道必须通过武力才能推翻军政府的统治;发言人还表示,政变前的体系也无法保障人民民主和社会进步。[5][6]
缅共历任领袖[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缅甸共产党史略.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Smith, Martin. Burma: Insurgenc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2. impr.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1 [2020-03-24]. ISBN 086232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7).[页码请求]
- ^ 缅甸共产党命运:兴于抗战败于内斗亡于腐败. [2015-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 ^ 云台峰上的123. 南国锋烟七十年——中缅关系回顾与展望. 乌有之乡. 2015-12-26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7).
- ^ A new stage of resistance: Burmese communists return to armed struggle. 晨星报. 2021-12-06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 ^ 缅甸共产党重新开展武装斗争. 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 2021-12-12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外部連結[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