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金·默顿 Robert King Merton |
---|
 |
出生 | (1910-07-04)1910年7月4日 美国费城 |
---|
逝世 | 2003年2月23日(2003歲-02歲-23)(92歲) 美国纽约 |
---|
职业 | 社会学家 |
---|
知名于 | 社会学领域的发展、犯罪社會學上的緊張理論 |
---|
配偶 | Harriet Zuckerman, Suzanne Carhart |
---|
儿女 | Vanessa Merton, 罗伯特·C·默顿, Stephanie Merton Tombrello |
---|
罗伯特·金·默顿(1910年-2003年)是美国一位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
他毕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擔任教授。1994年,默顿由于建立了科学社会学并在此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
默顿提出了中层理论这一社会学理论范式,它主要是为解决此前社会学理论在宏观与微观方面极端化发展的困境。
默頓發展了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的失範理論概念,提出了犯罪學上著名的緊張理論,另外提出內團體與外團體的概念,在犯罪學上加以延伸並且套用。(如內團體是幫派份子的組織,而將外團體視為社會組織。)
[2][3]。
默顿首先提出了马太效应和自证预言现象。
参考文献[编辑]
- ^ Robert K. Merton. [201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 ^ Merton, Robert King.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38, (3): pp. 672–682.
- ^ Merton, Robert King.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1957.
|
---|
| 行为与社会科学 |
---|
| 196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 生物学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 化学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 工程科学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 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科学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 物理科学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