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聖芳濟書院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芳濟書院
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
聖芳濟書院校徽
地址 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大角咀詩歌舞街45號
类型資助中學
宗教背景天主教
辦學團體聖母昆仲會
创办日期1955年
校監陳運財修士
校長梁文輝先生
性别男校
语言环境英語
校訓溫良剛毅
拉丁語:Suaviter in Modo Fortiter in Re
英語:Gentle in Manner,Resolute in Action
校色  綠色
  白色
校刊《芳泉 Xaverian》
分院-溫社 Yellow House
-良社 Blue House
-剛社 Red House
-毅社 Green House
聯繫學校荃灣聖芳濟中學
電話號碼+852 2393 2271
传真號碼+852 2391 6101
学校网址http://www.sfxc.edu.hk
地图
聖芳濟書院
汉语名称
汉语聖芳濟書院
英文名称
英文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
聖芳濟書院坐落於九龍油尖旺區大角咀詩歌舞街45號
聖母昆仲會與聖芳濟書院的聯繫

聖芳濟書院(英語: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自1955年創立後採用全英語教學[1][2],俗稱濟記或九濟,是一所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由聖母昆仲會(F.M.S.)營辦的著名傳統天主教男子英文中學,該校學生習慣被稱為「濟記仔」或「Xaverian」,現任校長為梁文輝先生。聖芳濟書院的校友包括武打明星李小龍[3]

歷史

上海聖芳濟書院
1956年的聖芳濟書院

1891年聖母小昆仲會進入中國地區,2年後至上海聖芳濟書院教學[2]。因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關閉教會學校,曾任教上海聖芳濟書院的修士搬遷至香港[4],1950年改至香港聖馬丁書院任教[2]

1955年12月9日,新建的學校啟用,為表示與上海母校(上海聖芳濟書院,即現在的上海北虹中學)的關係,便將學校命名為「聖芳濟書院」[2]

小班教學

50周年校慶期間發起籌資活動,2008年共籌得1000萬,部分資金規劃運用在增聘英文科教職人員,以低年級為目標推行英文科小班教學及資助學生參與課外活動[5]。2010年配合香港教育局政策,推行自願優化減班計畫,逐漸減少招生人數及每班人數,實施全科小班教學,其經費支應來自教育局及聖芳濟書院基金會。因推行小班教學緣故,對某些器材的需求較小,有利於推行與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畫相關的電子化教學[6]

宗旨

聖母昆仲會創辦人聖瑪塞林·尚巴納[7]期望透過辦學達到向青少年傳教、用平等博愛精神提供教育及培養學生重視天主,發展能力貢獻社會以獲得豐盛生命等3個目標[1]

自律取向教育

學校推行三自理念,內涵包含自動自覺、自我控制、自重重人,期望學生可以學會自律。教師管教時要與學生一起成長並體諒學生需要,給予勸勉,減少懲罰且用非高姿態的方式處理學生[8]

傳統

祈禱活動

學生保留每天祈禱的傳統。通常情況下,在早會上由天主教教師或各級同學帶領全校祈禱,頌唸天主經聖母經等經文,並於最後加上聖母小昆仲會獨有的一節:

聖芳濟精神

就讀於聖芳濟書院的學生會被稱為「濟記仔」(英語:Xaverian)。早期,Xaverian會被拼寫成Xavierian,但由於有礙發音字母"i"最終被省略。

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學生與舊生之間常提倡「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概念,以表示學校內各人的密切關係。其後,由八十年代至今,則強調「Once a Xaverian, Always a Xaverian」,表示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係。

修會注重教師能否體現修會教育的五大支柱,包括「天主的臨在」、「簡樸卑微」、「一家人」、「對工作的愛」,「效法聖母」。

校慶

該校有兩個校慶,為12月3日及6月6日。其來由是為了分別紀念學校主保聖人聖方濟·沙勿略及聖母昆仲會創始人聖馬塞林尚巴納的死忌。

校訓

Gentle In Manner,Resolute In Action(溫良剛毅),其中Gentle in Manner字體採用綠色,意在重視他人的權益及避免傷害他人,而綠色象徵植物難以被發覺的溫良生長及難以被阻擋的堅毅等特性,由內而發且持久;Resolute in Action字體採用白色,意在可以用堅定態度從事有價值的事物,白色象徵純潔,沒有經過掩飾的自我,接納自身特質及不足,發揮自身才能[9]

校徽

在校徽的圖案意象中,SFX是學校簡稱;十字架象徵基督同時代指基督教;字母A、M代指Ave Maria(聖母萬福),十二顆星有圓滿的意思,十二顆星和A、M綜合意象代指聖母是完美受造物;書本代指知識;油燈代指光明;綠白斜紋代指希望與純潔[10]

校旗

會以一面三直間綠白(兩條綠色,一條白色位於中間)代表學校,上面寫上「SFX」三字,常見於學校比賽刊物之上。

在2008年的一次學校改善工程後,綠白亦被收起,不再公開展示。

科目

校內教授的科別包含英文、中文、普通話、數學、通識教育、科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經濟、宗教、商業、音樂、藝術,通識等[2]

學生組織

依照學校自身的區劃,學生組織分別有學生會、社(溫、良、剛、毅)、服務隊、校隊(體育、文化)、學會(學術、興趣)、宗教類及服務類[11]

規範

依申請表制式,學生可填具2個正選、1個備選和1個宗教類學生組織。學校要求中1至中3的所有學生至少參加1個校內組織,中4及中5不強制要求參加,但需要參與相關組織活動至少10小時[11]

其他聯繫

學校與耶穌會

聖芳濟書院以耶穌會始創人之一聖方濟·沙勿略命名[12]

學校結構

聖芳濟書院校地約3300平方公尺,一般教室27間,特殊教室12間,39間教室中的所有教室都裝設有空調、IT和視聽設備。在無障礙設施部分設有斜坡道、電梯及無障礙廁所[1]

職員

校長

  • 1955年12月9日——聖芳濟書院創校,第一任校長為竇安寧修士[13]
  • 1963年5月——顧鴻勳修士(Rev. Bro. Vincent Kunert)接任第二任校長。
  • 1971年8月——Rev. Bro. Gregory Seubert接任第三任校長。
  • 1975年8月——魏岫山修士接任第四任校長。
  • 1994年8月——第四任校長魏岫山修士退休,鍾振勇修士接任第五任校長。
  • 2006年——第五任校長鍾振勇修士退休,袁志輝先生接任成為第一位世俗校長。
  • 2010年——第六任校長袁志輝先生退休,由副校長何定先生接任第七任校長。
  • 2013年8月——第七任校長何定先生退休,由副校長姚廣智先生接任第八任校長。
  • 2021年9月——第八任校長姚廣智先生退休,由副校長梁文輝先生接任第九任校長。[14]

曾任教著名老師

  • 許冠文任教科目英文及General Science,任教期間為提升薪資報讀香港中文大學增加自身經濟負擔,後因為經濟考量而轉職到香港無綫電視台[15]

校友會

聖芳濟書院設有校友會(SFXC Alumni Association)[16] ,主要目的是促進校友間的情誼,會以辦理運動、比賽等其他活動達成聯誼效果[17]

校友

刊物

  • 1964年12月6日——第一代校報《文宬》(Athenaeum)出版。
  • 1969年——第二代校報《聖芳濟學報》(Xaverian)出版。
  • 1987年1月——第三代校報《芳泉》出版。

影視節目取景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中學概覽2024/2025.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2024-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01). 
  2. ^ 2.0 2.1 2.2 2.3 2.4 聖芳濟書院2019-20學校概覽 (PDF). 聖芳濟書院. [2024-1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1). 
  3. ^ 圣芳济轶史 - 上海市时代中学.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肖喜學. 香港城市探微. 香港: 香港中華書局. 2016-10-14: 317. ISBN 9789888420056. 
  5. ^ 范鴻齡捐340萬助母校改善設施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25-04-23]. 
  6. ^ 聖芳濟校長談推小班教學 「X計畫」發展體藝(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Oh!爸媽 - Ohpama.com一站式升學、親子網站. 2016-10-18 [2025-04-23] (中文(香港)). 
  7. ^ 傳教修會: 聖母昆仲會及創辦人:聖馬塞林尚巴納 | St. Francis Xavier’s School, Tsuen Wan. 傳教修會: 聖母昆仲會及創辦人:聖馬塞林尚巴納 | St. Francis Xavier’s School, Tsuen Wan. [2025-05-01]. 
  8. ^ 聖芳濟書院巨星母校自由學府 (PDF). 聖芳濟書院. [2024-1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3). 
  9. ^ School Motto. www.sfxc.edu.hk. [2025-05-01]. 
  10. ^ School Badge. www.sfxc.edu.hk. [2025-05-01]. 
  11. ^ 11.0 11.1 2019 – 2020年度聖芳濟書院聯課活動申請表及家長同意書. 聖芳苑書院. [2025-05-01] (中文(香港)). 
  12. ^ 兩個「方濟」:亞西西與沙勿略譯名之謎- 香港文匯報.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13. ^ 竇安寧修士 - 天主教香港教區.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14. ^ Farewell Visit by YMT District School Liaison Committee. [2021-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15. ^ 許冠文:影以載道──電影中的社會學想像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soc.cuhk.edu.hk. [2025-05-01]. 
  16. ^ SFXC Alumni Association Website. [2023-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1). 
  17. ^ About. SFXCAA. [2025-05-01] (英语). 
  18. ^ 【場景】踏血尋梅. 電影朝聖.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