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由
VDO公司生產的直接式胎壓偵測傳感器(
Direct TPM)。
一枝損壞的直接式胎壓偵測傳感器(
Direct TPM)正被移除。
胎壓偵測系統(英語:Tire-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简称TPMS)是一種安裝在車輛上,用來偵測輪胎胎壓的電子系統。此系統會即時偵測,並且以儀表、數位顯示或是單純以燈號或聲音讓駕駛人得知胎壓的變化。以減少因胎壓過高或不足所導致的交通事故,且可讓車主將輪胎保持在適當的胎壓以降低油耗。
保時捷959在1986年即安裝了胎壓偵測系統,為全球第一個裝有該系統的車輛。近年來有些國家規定新出廠車輛需裝有胎壓偵測系統。而此系統可在汽車製造時就內建,或是交車給車主之後另外加裝。
運作方式[编辑]
胎壓偵測系統依運作方式主要可分為間接式與直接式。
間接式的系統並不直接偵測輪胎的胎壓,而是偵測車輪的轉速,若系統偵測到某一輪的轉速與其他輪子的轉速差距過大,則可能有胎壓異常而會提醒駕駛人。但間接式的系統無法提供給駕駛人實際的胎壓數值。
直接式的系統在車胎裝有帶訊號發射功能的感測器,依安裝方式有胎外式及胎內式兩種,胎外式的感測器是直接裝在輪胎的氣嘴,優點是安裝簡單可由車主自行安裝,缺點是因感測器本身有重量,鎖在氣嘴上可能會影響車胎平衡,灌氣時需拆開感測器,且對於橡膠式氣嘴可能會有斷裂的風險。胎內式的感測器是安裝在車輪的輪圈裡面,由於需要拆開輪胎安裝,因此通常只能由汽車保養廠才能安裝,安裝好裝回輪胎後需重新做平衡,但優點為不影響灌氣。無論是胎外式或胎內式,都可提供實際的胎壓數值,有些還可提供車胎的溫度。除了感測器以外,還需要有訊號接收器,有些是與感測器搭配的訊號接收器,安裝在車上,兩者以無線電連線。有些還可使用智慧型手機安裝App,與感測器之間以藍牙連線。
各地区市场[编辑]
 | 此章节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中国大陆[编辑]
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26149-2017)于2017年10月14日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其中规定,自2019年1月1日,新申请的M1类车型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在产车型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1][2][3][4]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
| 車身 | |
---|
| 外部設備 | |
---|
| 引擎 | |
---|
| 內部設備 | |
---|
| 傳動 | |
---|
| 配件與百貨 | 外部裝飾 | 警示桿、裝飾天線、貼紙、防撞條、side mouldings、 |
---|
| 內部裝飾 | 眼鏡夾(glassess holder)、零錢夾(coin holder)、指南球(compass)、杯架(drink holder)、手機架(phone holder)、面紙套(tissue holder)、化妝鏡、駕駛座遮陽板、駕駛座收納、萬用袋、車用地墊(Mats)、避光墊、窗簾、靜電貼、前座遮陽擋、椅墊、椅套、寵物用椅套、護腰枕、頭枕、 手套箱 |
---|
| 電裝品 | |
---|
|
---|
|
|
---|
| 聲音、震動 | |
---|
| 汽車、運輸 | |
---|
| 化學藥品 | |
---|
| 電、磁、無線電 | |
---|
| 環境、天氣、濕氣 | |
---|
| 流量、流速 | |
---|
| 电离辐射,亚原子粒子 | |
---|
| 導航儀器 | |
---|
| 位置、角度、移位 | |
---|
| 光、影像 | |
---|
| 压力 | |
---|
| 力,密度,等级 | |
---|
| 熱、溫度 | |
---|
| 接近、存在 | |
---|
| 技術 | |
---|
| 相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