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腐植酸Humic acid, 缩写:HA),又称胡敏酸,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腐植质为土壤泥炭、许多高地溪流腐植营养湖英语Dystrophic lake海水中的主要有机成分,由有机生物死亡后经生物降解产生。腐植酸不是一个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含有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的混合物,所以该混合物表现出二元酸或偶尔三元酸的性质。腐植酸在自然界中通常与离子形成络合物

形成和描述[编辑]

一个典型的例子胡敏酸,有一个包括醌,苯酚,邻苯二酚和糖基各种成分

腐植质由死亡生物物质,如木质素,经微生物降解产生,难以进一步降解。其特定的性能和结构取决于给定样本从水或土壤源中提取时的具体条件。然而,虽然腐植质的来源不同,性能却非常相似。腐植质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胡敏酸(Humic acid,HA),黄腐酸英语fulvic acid(fulvic acid, FA)和胡敏素英语humin(humin, HM)。其中HA溶于碱,但不溶于水和酸;FA既溶于碱,也溶于水和酸;而HM既不溶于碱,同时也不溶于水和酸。

应用前景[编辑]

由于腐植酸的广泛存在,所以对地球的影响也很大,涉及到碳的循环、矿物迁移积累、土壤肥力、生态平衡等方面。所以首先注意和研究它的是土壤学家,大概两百年前就开始研究了。到目前,环境科学家对它越来越重视。但是作为一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来看待,恐怕还仅仅是开始。人类文明发展得愈迅速,愈感到资源的短缺。这样一类数以万亿吨计的潜在有机资源,理应受到重视。当然,作为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考虑,不是随便什么地方的腐植酸,都有利用价值。土壤所含的腐植酸总量最大,但在其中的含量平均不足百分之一,咸淡水中含有的总量也不小,但是浓度更低,作为资源开发,是不可能的。最有希望加以开发利用的腐植酸资源,是一些低热值的煤炭,诸如泥炭、褐煤和风化煤。在它们之中,腐植酸含量达10-80%。从这个意义上说,腐植酸的生产和应用,也可以说是煤化工的一个方面。[1]

腐殖酸和黄腐酸[编辑]

从广义上的腐殖酸来看,腐殖酸应为多种腐殖质降解后产生的酸的混合物,黄腐酸也属于腐殖酸的一种。而从狭义的角度看,腐殖酸就是胡敏酸,与黄腐酸是不同化学物质。黄腐酸及其钾盐(黄腐酸钾,矿源黄腐酸钾)和腐殖酸一样,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延伸阅读[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