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
![]() |
![]() | |
![]() 2009年RFE/RL的播放区域 | |
原名 |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
---|---|
簡稱 | RFE/RL |
成立時間 | 1949年(自由欧洲电台)、1953年(自由电台)、1976年(合并) |
類型 | 私人、非盈利Sec 501(c)3企业 |
總部 | 布拉格广播中心 |
地點 | |
服务地区 | 俄罗斯, 烏克蘭, 愛沙尼亞, 哈萨克斯坦, 阿塞拜疆, 摩爾多瓦, 立陶宛, 欧洲, 白俄羅斯, 阿富汗, 亞美尼亞,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科索沃, 蒙特內哥羅, 北马其顿, 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 格鲁吉亚, 匈牙利, 伊朗, 吉尔吉斯斯坦, 阿迪格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 达吉斯坦共和国, 印古什共和国,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巴基斯坦, 羅馬尼亞, 塔吉克斯坦,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鞑靼斯坦共和国, 土庫曼斯坦, 烏茲別克, 拉脫維亞 |
官方語言 | 英语;以及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阿拉伯语、阿瓦尔语、阿塞拜疆语、巴什基尔语、波斯尼亚语、白俄罗斯语、车臣语、切尔卡斯亚语、克里米亚鞑靼语、达利语、格鲁吉亚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马其顿语、黑山语、普什图语、波斯语、罗马尼亚语、俄语、塞尔维亚语、塔吉克语、鞑靼语、土库曼语、乌克兰语、乌兹别克语 |
主席 | 凯文·克罗斯(自2013年1月26日)[1] 丹尼斯·穆豪普特为董事长(自2010年10月)[2] |
重要人物 | Jamie Fly ![]() |
上級組織 | 广播理事会 |
預算 | $83,161,000(FY08) |
員工数 | 497 |
標語 | 不自由社會中的自由媒體 Free Media in Unfree Societies |
目標 | 广播媒体 |
獎項 | Four Freedoms Award - Freedom of Speech[*] |
網站 | https://www.rferl.org |
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英語: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縮寫RFE/RL)是一家由美國國會出資建立的廣播和通訊電台組織,目的是使“被执政當局所禁止的信息自由傳播”。自由歐洲電台運作区域为歐洲、亞洲和中東,通過短波、中波、調頻和互聯網,以28種語言每週廣播超過1000小時。
自由電台成立於1974年,與自由歐洲電台於1976年合併。
共產黨政權經常派特工滲入RFE總部,克格勃則經常發出干擾信號阻止播出。自由歐洲電台秘密地從美國中央情報局接收資金至1972年。
1949年至1995年,自由歐洲電台總部位於西德慕尼黑英國公園。
歷史[编辑]
國家自由歐洲委員會於1949年6月在紐約建立。自由歐洲電台為這個委員會服務。自由歐洲電台總部設於慕尼黑,1950年7月4日第一次短波播音是向捷克斯洛伐克。
這個組織的資金來源是美國國會,美國國會在1971年從中央情報局接手這個組織。 廣播曾是中情局對鐵幕後進行心理戰的一部分。
中央情報局建立自由歐洲電台的事直到1971年才被公眾知曉,1971年自由歐洲電台在特拉華州以非盈利組織重組,並且移交給國際廣播局管理,其預算改為公開撥款。 1975年,自由歐洲電台與國會另外一個非常相似的名為自由電台(Radio Liberty,RL,1951年建立,旧称“解放电台”)的组织合并,其官方名称改为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RFE/RL)。1994年国际广播局也改为广播理事会。
1956年,自由歐洲電台進行了多項更改,包括確保廣播的準確性和專業性,同時保持新聞記者的自主權。
1980年代[编辑]
1981年2月21日,自由歐洲電台的慕尼黑總部受到一枚炸彈襲擊。幾人受傷,但沒有死亡。1989年後的斯塔西檔案顯示,爆炸在豺狼卡洛斯的指揮下進行,並由罗马尼亚领导人齊奧塞斯庫付款。但據克格勃情報部K前負責人Oleg Kalugin說,襲擊行動由情報部在兩年內計劃,Oleg Tumanov參與策劃了行動。Tumanov於1986年撤退至蘇聯。這一發現牽涉到內希波連科(Oleg Nechiporenko)。內希波連科從未否認他的參與,他曾於2003年接受《自由廣播電台》採訪。
蘇聯政權在1988年前經常試圖干擾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的廣播節目。大多數情況下,在東歐共產主義國家收聽自由歐洲電台是非法的,必須悄悄地收聽。為了阻止收聽,當局不僅干擾自由歐洲電台的廣播信號,還會逮捕收聽者。
干擾[编辑]
干擾是一個昂貴的過程。1958年,中央委員會提到,人為干擾所花費的金額大於國內和國際廣播所花費的總和。中央委員會承認,在蘇聯有可能也存在規避干擾的做法。由於資源有限,當局根據西方傳輸的位置,語言,時間和主題來確定干擾。干擾的強度會隨時間波動。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和之後,干擾加劇,並於1968年再次加劇。1973年,干擾暫停。
車諾比災難[编辑]
在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災難之後的兩天,蘇聯官方媒體沒有報導有關這場災難的任何新聞,也沒有完整報導接下來的四個月。蘇聯人民一時對前後矛盾的報導感到沮喪。災難發生後,自由歐洲電台報導了在烏克蘭提供清理行動者的困境。
1985年至1993年,這個組織管理著自由阿富汗電台的運作。
蘇聯的崩潰最終縮減了自由歐洲電台的經費:1995年其總部遷往布拉格,其歐洲部門大大縮減。 1994年自由伊拉克電台和法爾達電台提供波斯語服務,1997年增加對了科索沃的廣播。稍後對北亞重新開始提供普什圖語和達利語廣播。
廣播例[编辑]
共產主義現場
自由電台建台十週年時的一檔知名節目
專門面向蘇聯的最強有力的自由之聲廣播
30 EAST 42nd STREET, NEW YORK 17 N.Y. TN-75200
No. 221
共產主義現場,我是自由電台的___。失敗的產業規劃成為蘇聯發展的一個嚴重瓶頸,對此蘇聯的報刊只是把錯誤的規劃所預期的增長率減小到最低程度。諷刺的是,這種狀況並沒有反映在蘇聯的統計資料上。例如1962年的一項統計報告稱,工業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統計報告和實際情況的差異怎麼解釋?很簡單,就像其他情況一樣,對國民經濟統計毫無用處的數字卻能被用來證明工業發展正在按策劃進行。
自由電台,蘇聯人民的自由之聲,用17種蘇聯語言從西德、西班牙和台灣的發射站進行广播。
參考文獻[编辑]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自由欧洲电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Radio Liberty: 50 Years - Time Line
- Archive Detailed Records of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Research Institu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