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上海总领事
尊称总领事阁下
官邸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首任乔治·巴富尔爵士
设立1842年12月1日
网站总领事致辞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上海总领事British Consul General in Shanghai[1],简称英国驻沪总领事,前身为英国驻上海领事、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和英国驻华代办处派驻上海侨务专员。是联合王国派驻上海及周围地区处理外交、侨民、签证等事务的全权代表,始设于1842年,最初名为钦命驻扎上海管理英国事务管事官[2]。1880年,驻沪领事升格为总领事。首任领事为乔治·巴富尔爵士,现任总领事为胡克定。总领事办公场所为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现址位于北京西路嘉地中心内。

历史[编辑]

选择上海的原因[编辑]

1755年前后,英属东印度公司希望能增加与中国的贸易,于是派出人员在东南沿海寻找优良港口,以备日后开辟新的通商口岸。1783年,英王特使马格尔尼访华,希望除广州外,增加宁波舟山天津作为商港,并希望能给予舟山周边海岛以供英商居住[3],但这一要求遭到乾隆为首的清政府拒绝。1817年,松江府及下属的上海县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根据当时东印度公司的顾问撰写的《关于在中国开辟新口岸计划的评论》一文,英国方面认为松江府下属的城市,在商业方面已经具有规模。而上海县城“居于苏州府杭州府两个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并且紧靠长江,无疑集中了许多优点”。随后传教士郭士立阿美士德号分别于1831年和1832年开始了沿海考察,终点在上海考察完后返回广州[4]。1835年10月,日后担任英国驻沪领事的麦华陀之父麦都思再度暗自访沪[5],随后回去在其报告中写到“上海虽然只是一个三等县城,但却是中国东部海岸最大的商业中心,紧邻富庶的苏、杭地区……上海的贸易即使不超过广州,至少也将和广州相等”。之后,英国政府一方面决心开辟中国港口,另外一方面也决心将上海纳入英国在华的重要基地。

设立之初[编辑]

原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驻沪领事设立之初,主要任务为促使上海的中英贸易发展,并发展英国在沪势力。英国首任领事巴富尔到沪的首要任务便是与上海地方长官决定开埠日期,建立领事官署[6]。随后依据《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英商逐渐在上海租地居住,但相关矛盾不断,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便与上海道宫慕久开始长达两年左右的租地谈判,最终促成了租界制度的法源,即《上海土地章程》的产生。中国首个租界,上海英租界与此形成,而英国驻沪领事对于租界事务有最高权力。之后,巴富尔又通过买地方式,在苏州河口建造英国驻沪领事馆[6]

上海开埠之初,随着传教士的来沪,教会与居民的矛盾日趋紧张。1848年青浦教案爆发,英国领事阿礼国作为英国方面代表与上海地方长官咸龄进行交涉[7]。阿礼国的强势,最终迫使清政府的妥协,同时英租界借机扩张。之后,英国领事常常就日常事务与上海地方进行交涉,包括吴淞铁路路权的交涉[8]

清末内政事务的涉及[编辑]

受英国驻沪总领事保护而得以逃脱的康有为

出于对于英国在华和在上海的利益,英国领事在清末一些政策事务上也有所介入,包括维新派人士和革命党人的问题上[9]。1898年9月21日,百日维新失败,康有为遭到慈禧太后的通缉。9月23日,署理上海道的蔡钧接到密电,得悉康有为已经自京来沪,遂下令在上海港口等候缉拿[10]。时任英国代理总领事的白利南令工部局总办设法保护。翌日,康有为抵沪,便由工部局总办接走藏于兵船。袁树勋得知后,一方面问责英国领事,一方面上船搜查,但遭到英船拒绝。随后,英国领事另派两艘兵船护送,将康有为送到香港。此后,英国总领事还涉入黄遵宪案,迫使总理衙门上海道释放黄遵宪。在苏报案中,总领事以“租界事,当于租界治之”为由,拒绝清政府引渡章太炎邹容等革命人士。

这一时期,英国驻沪总领事介入的另一起重要事件,便是东南互保。在义和团爆发之初,在伦敦方面的授意下,上海总领事通知两江总督刘坤一,如果刘坤一和其他督抚能够维护秩序,将受到英国帝国海军的协助。东南诸位总督就此向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表示,将保护各国在长江下游的利益。6月23日,英国总领事致函上海道台余联沅,希望各国海军途径上海北上时不要阻拦,在两江总督默认下,余联沅复函同意,并告知下辖境域。6月26日,英国驻沪总领事和其他各国驻沪领事在会审公廨内与余联沅签署《东南保护条款》和《保护上海租界城厢内外章程》[11]

民国初期[编辑]

民国成立前夕,英国总领事便在驻华公使的训令下,与在沪其他五国领事向南方革命党人表达希望南北方和平解决国事问题的意见。同时也向南北方代表伍廷芳唐绍仪发出照会,认为如果战争持续,将会对外国人在华利益和安全受到威胁,敦促南北和谈代表尽快停火并达成协议[12]。此后,在中国政治方面,英国驻沪总领事多次代表驻华公使和驻沪领事团进行介入,包括二次革命中阻止南北军队进入租界、二次革命后禁止北洋政府进入租界搜捕国民党[13]

民国成立后,在上海拆城一事中,英国领事也进行介入,因上海城墙老北门西侧有英军公墓一处,建于1870年代。而拆城筑路,势必涉及公墓的迁移,为此驻沪交涉使陈贻范亲自会见英国总领事,英国总领事法磊斯最初不置可否。但拆城工程开始后不久,英国总领事便致函陈贻范,反对迁移,态度强硬,并表示如果继续拆墓,则将派兵保护。最终在英国驻沪总领事的干涉下,中方修改筑路方案,通过置换土地,让出公墓一角,以便民国路的修筑[14]

国民政府时期[编辑]

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抵上海周边,因当初汉口租界事件[15],导致英国方面对国民政府的不信任。这一时期,中英在上海的摩擦不断。3月21日,英国驻沪总领事与法、日、苏三国领事共同拜访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白崇禧。25日,白崇禧代表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进行礼节性回访。26日,北伐军总指挥蒋中正抵沪,随后与英国总领事和其他领事团领事进行会谈,表示不以武力收复租界,并按国际法保护外侨生命、财产安全[16]

但由于处于孙传芳、国共合作中的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势力就上海权力争夺时期,英国领事出于保护的目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一些措施甚至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为此,北伐军和驻沪交涉员均与英国总领事进行多次交涉。其中包括英军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英舰吴淞打靶案、英军击伤闸北保卫团团员案等,英国驻沪总领事与交涉员和国民政府外交部进行交涉[16]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加上国共关系等原因,国民政府外交政策发生一定改变,中英关系缓和并有较大发展。自英国驻华大使于1930年代常驻上海后,英国驻沪总领事主要配合大使进行工作。

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后,英国驻沪总领事旋即介入中日之间进行斡旋。1月31日,英国驻沪总领事璧約翰美国驻沪总领事邀请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日本驻沪总领事和双方军事人员在英国驻沪总领事馆进行会谈。英国总领事提议日军退入租界,国民革命军退防2公里[17]。但2月3日,此建议遭到日本政府拒绝。2月7日,总领事会同英军在沪海军司令分别会晤宋子文吴铁城蒋光鼐顾维钧重光葵。此前,英国总领事与美、法等国领事受国际联盟委托组成国联调查委员会。之后,总领事与驻华公使多次在中日间调和[18]

1941年12月,因日军进驻租界,英国驻沪总领事馆被日军当局勒令撤销。英国驻沪总领事一职第一次取消。1945年,英国驻沪总领事随同领事馆恢复。1949年,总领事再度被迫撤销。

侨务专员时期[编辑]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1954年,根据中英双方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同意英国驻华代办处派驻上海1名外交官负责处理侨务。9月17日,英国驻华代办处首任驻沪办理侨务人员盖尔纳抵达上海,在原总领事馆开始办公。这一时期,侨务专员主要负责为留沪英商如卜内门洋碱公司等解决劳资纠纷或经营问题,或者替其他国家政府处理上海地区的侨务事务,如1956年替美国政府解决桃花岛美军尸体事宜。但更多时候,侨务专员往往与中国政府发生摩擦,如向中国公民金原发放英国护照和救济金等事。

1967年,香港六七暴动,上海发生部分红卫兵私自闯入侨务专员办公场所进行破坏活动。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罗贵波召见驻华代办霍普森,口头宣布取消派驻上海侨务专员的安排,并要求时任侨务专员的侯卫德48小时内离沪。同日,北京发生火烧代办处事件,两日后,侯卫德一家离开上海返回北京。此后15年间,英国在上海再也没有任何代表人员[19]

1980年代以后[编辑]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英国馆

1985年,英国驻上海总领事一职重设,之后总领事主要从事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发展。英国总领事在上海地铁的建设、世界博览会的举办等多方面积极活动。同时,也邀请上海市领导访问英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前任英国驻沪总领事石羽出任世博会英国馆项目总监[20],时任英国驻沪总领事艾琳女士也多次参与世博会和英国馆推荐活动。2011年,新任总领事戴伟绅到任后也在加强中英方面的交流,并开通了新浪微博,加强与上海地区的民间互动。


历任驻沪总领事[编辑]

[21]

英国驻沪领事(1842年--1880年)[编辑]

姓名 肖像 任命 就任 離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乔治·巴富尔爵士
Sir George Balfour KCB
1842年12月1日 1843年11月8日 1846年10月7日 领事 首位驻沪领事
苏松太道道台宫慕久共同宣布上海开埠
选址苏州河口建造英国领事馆
阿礼国爵士
Sir Rutherford Alcock KCB
1846年10月7日 1854年5月 领事
罗伯逊爵士
Sir Daniel Brooke Robertson
1854年5月 1858年12月 领事
巴夏礼爵士
Sir Harry Smith Parkes
1858年12月 1865年3月 领事
密迪乐爵士
Thomas Taylor Meadows
1859年7月23日 1863年4月 领事 代理领事兼英国驻宁波领事
夏福礼爵士
Sir Frederick E. B. Harvey
1863年4月 1863年6月6日 领事 代理领事
马安爵士
Sir John Markham
1863年6月6日 1865年3月 领事 代理领事
温思达爵士
Sir Charles A. Winchester
1865年3月 1871年1月 领事
麦华陀爵士
Sir Walter Henry Medhurst
1868年7月代理领事
1871年1月正式任命
1880年3月 领事
达文波爵士
Sir Arthur Davenport
1877年1月 1880年3月 领事 代理领事

驻沪总领事时期[编辑]

姓名 肖像 任命 就任 離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许士爵士
Sir Patrick Joseph Hughes
1880年3月 1891年4月1日 总领事 首位驻沪总领事
韩能爵士
Sir Nicholas John Hannen
1891年4月1日 1897年11月13日 总领事 英国在华法院院长(1891-1900)
哲美逊
George Jamieson
1897年11月13日 1899年5月13日 总领事 英国在华法院法官(1891-1897)
璧利南
Byron Brenan
1899年5月13日 1901年7月 总领事
霍必澜爵士
Sir Pelham Laird Warren
1901年7月 1911年1月 总领事
法磊斯爵士
Sir Everard Duncan Home Fraser
1911年7月 1922年8月24日 总领事
杰弥逊爵士
Sir James W. Jamieson
1919年6月23日 1920年1月 总领事 代理总领事
康斯丁爵士
Sir C. F. Garstin
首次代理1922年3月21日
再度代理1928年6月
1922年8月24日
再度离任1930年2月4日
总领事 代理总领事
巴尔敦爵士
Sir Sydney Barton
1922年8月24日 1930年2月4日 总领事 后转任英国驻阿比西尼亚公使
蒲纳德爵士
Sir John Thomas Pratt
1924年9月1日 1925年5月19日 总领事 代理总领事
璧約翰爵士
Sir John Fitzgerald Brenan
1930年2月4日 1932年8月14日 总领事
怀特摩尔
C. E. Whitmore
1932年8月14日 1932年12月12日 领事
布莱克本
A. D. Blackburn
1932年12月12日 1933年3月27日 领事
戴维森爵士
Sir John W. O. Davidson
1933年3月27日 1933年12月19日 总领事 代理总领事
璧約翰爵士
Sir John Fitzgerald Brenan
1933年12月19日 1935年9月10日 总领事
戴维森爵士
Sir John W. O. Davidson
1935年9月10日 1937年9月24日 领事 1937年3月21日再度权理总领事
费理伯爵士
Sir Herbert Phillips
1937年9月24日 1940年1月17日 总领事
乔治爵士
Sir A. H. George
1940年1月17日 1941年12月8日 总领事 因太平洋战争而被迫关闭离职
奥格登爵士
Sir A. G. N. Ogden
1945年9月7日 1947年 总领事
吉列爵士
Sir M. C. Gillett
1947年 1949年5月26日 总领事 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被迫关闭

英国代办处派驻上海侨务专员时期(1954--1967)[编辑]

姓名 肖像 任命 就任 離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盖尔纳爵士
Sir F. F. Garner
1954年9月 1956年7月 参赞 代办处派驻侨务专员
浦澜爵士
Sir A. J. S. Pullan
1956年7月 1958年5月 参赞 代办处派驻侨务专员
赖伟德爵士
Sir J. H. Wright
1958年6月 1960年7月 参赞 代办处派驻侨务专员
巴特勒爵士
Sir F. C. Butler
1960年7月 1962年2月 参赞 代办处派驻侨务专员
司徒德
B. Stewart
1962年2月 1962年7月 参赞 代办处一等秘书
史本基
D. Spankie
1962年7月 1964年6月 参赞 代办处一等秘书
卜菲德
D. Brookfield
1964年6月 1966年7月 参赞 代办处一等秘书
侯卫德
P. M. Hewitt
1966年10月 1967年5月 参赞 代办处一等秘书

英国驻沪总领事(1985--)[编辑]

姓名 肖像 任命 就任 離任 外交衔级 外交职务 备注
孟德惠
T. E. J. Mound
1985年3月 1987年6月 总领事
欧义恩
ORR, Iain C
1987年6月 1990年12月 总领事
麦约翰
J. Macdonald
1990年12月 1994年 总领事
石羽
Simon Featherstone
1994年 1996年[22] 总领事 后任英国驻瑞士大使、駐马来西亚高级专员
苏保罗
Paul Raymond Sizeland
1999年 2003年7月 总领事
毕晓普
Sue Bishop
2003年7月 2006年12月 总领事
艾琳英语Carma Elliot
Carma Elliot, OBE
2006年12月 2011年7月 总领事 曾任第一代英国驻重庆总领事[23]
现任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驻华公使[24]
戴偉紳
Brian Davidson
2011年7月 2015年6月 总领事 后任英国驻泰国大使
吴侨文
John M. Edwards
2015年6月[25] 2019年6月 总领事 曾任英国驻耶路撒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2008-2012)
胡克定
Chris Wood
2019年7月[26] 2023年6月 总领事 曾任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2013-2016)、駐廣州總領事(2003-2006)
包迈岫
Matt Burney
2023年9月[27] 现任 总领事

参考文献[编辑]

  1.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9-07-31 [2011-09-03] (中文). 
  2. ^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附录>>一、上海土地章程.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1845-11-29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7) (中文). 
  3. ^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探索·发现2004-169). 央视网. 2004-09-13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中文). 
  4. ^ 鸦片战争以前英船阿美士德号在中国沿海的侦查活动(2). 中华网. 2005-04-01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4) (中文). 
  5. ^ ‘海派基督教’及其历程──欧美基督教在近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7) (中文). 
  6. ^ 6.0 6.1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七篇外国政府性驻沪机构>>第一章外国驻沪领馆>>第一节英国领事馆设立.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中文). 
  7. ^ 震撼上海滩的青浦教案. 青浦档案信息网. [2011-09-03]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8.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四篇对外抗争案件交涉>>第二章吴淞铁路交涉案.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中文). 
  9.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六章辛亥革命期间.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中文). 
  10. ^ 康有为流亡. 网易新闻. 2010-11-02 [2011-09-03]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11.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四章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第一节“东南互保”谈判.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中文). 
  12.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六章辛亥革命期间>>第三节南北议和与列强态度.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中文). 
  13.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七章二次革命期间>>第三节所谓西兵兼卫闸北.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中文). 
  14.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六章辛亥革命期间>>第四节其他交涉.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中文). 
  15. ^ 1927年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始末. 凤凰网. 2011-08-17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中文). 
  16. ^ 16.0 16.1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九章北伐战争期间>>第三节国民革命军占领上海后的中外交涉.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中文). 
  17.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五篇重大战争期间上海的中外交涉>>第十章抗日战争期间>>第一节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上海中外交涉.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中文). 
  18. ^ 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回忆. 中国青年网. 2009-12-22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 
  19. ^ 上海外事志>>下编·第三篇外国驻沪领事机构和办理侨务人员>>第二章各国驻沪领馆和办理侨务人员>>第七节英代办处驻上海办理侨务人员和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中文). 
  20. ^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12日动工兴建. 腾讯. 2009-03-12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7) (中文). 
  21. ^ 上海外事志>>上编·第七篇外国政府性驻沪机构>>附:外国驻沪使馆表.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中国大陆)). 
  22. ^ Simon Featherstone CMG. GOV.UK.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0). 
  23. ^ 英國在中國重慶設立新總領事館.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2000-03-02 [202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2-12). 
  24. ^ 艾琳 - 英国驻华文化教育公使.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站.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中文). 
  25. ^ John Edwards Biography. GOV.UK. [2016-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中文). 
  26. ^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Chris Wood. GOV.UK.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中文). 
  27. ^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 Matthew Burney CMG. 英國政府. [2024-02-11].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