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莱茵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萊茵蘭

莱茵兰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北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一部分民眾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鲁士的省份,称为莱茵省 (Rheinprovinz) 或莱茵普鲁士 (Rheinpreußen) ,亦即今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两个联邦州。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协约国联军占领莱茵兰西部,并根据凡尔赛条约把该地非军事化。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该地,破坏条约要求。

政治實體[编辑]

莱茵省[编辑]

萊茵省在普魯士王國的位置

莱茵省由下莱茵于利希-克莱沃-贝格组成。莱茵省的首府是科布伦茨,1939年全省有八百万人口。

1920年,萨尔从莱茵省中分割出来,由国际联盟管理,直至1935年的公民投票后才回归德国。同时1920年奥伊彭马尔默迪割让给比利时(见东比利时)。1946年,前莱茵省的地区被分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莱茵兰-普法尔茨两个联邦州。韋茨拉爾劃歸黑森州

原屬莱茵省的地區現在分屬薩爾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莱茵兰-普法尔茨三个联邦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是德國一個重要的工業區域,擁有豐富的礦藏和水路交通。而在莱茵兰-普法尔茨,農業尤其是葡萄園則相對更加重要。

参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