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原名為蕭亮的香港女演員。关于其他名為蕭亮的人,請見「
蕭亮 (消歧義)」。
蕭芳芳,MBE(英語:Josephine Siao Fong-fong,1947年3月13日—),原名蕭亮,活躍於香港娛樂圈的電影演員,獲1975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女朋友》)、1981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秋水長天》)、1988年和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於1995年(《女人四十》)和1996年(《虎度門》)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是至今唯二蟬聯此獎的獲獎人之一(另一位為楊惠姍)。蕭芳芳也憑藉《女人四十》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
蕭芳芳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手印及簽名
籍貫江蘇蘇州甪直镇[1]。蕭芳芳出身於中產家庭,母親為成豐慧(刘海粟前妻),父親為蕭迺震,是一位留學德國研究化工的學者,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时出任中国实业银行常务董事。蕭芳芳兩歲時隨父母移民到英屬香港,不久父親逝世,因而6歲時(1953年),她開始當上童星來解決家計。7歲那年,她接演了第一部電影文藝片《小星淚》(1954年)。1955年,她為邵氏公司演出《梅姑》,得到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二屆東南亞影展(後改名為亞洲影展)的最佳女童星獎, 從此聲名大噪。成名作是與胡蝶合演的《苦兒流浪記》(1960年)。後來,蕭芳芳拜京劇武旦粉菊花為師,曾與陳寶珠同台演出京劇。
1960年代初期,她第一部演出的武俠片是《青城十九俠》(1960年)。當時正值香港電影火紅的年代,蕭芳芳在電影界拍攝了不少作品,後來拍攝的影片有:《火燒紅蓮寺》、《紅線女夜盜寶盒》、《玉面閰羅》、《聖火雄風》、《劫火紅蓮》、《雙鳳旗》、《荳蔻干戈》、《如來神掌怒碎萬劍門》等共230多部粵語及國語電影,為影壇「七公主」之一。其中在《玉面閰羅》中,她第一次當上了女主角。1966年,蕭芳芳首演時裝玉女片《少女心》。這部影片打破了過往造型,從此戲路更為寬廣。同年,她與陳寶珠合演《彩色青春》。
1970年從,蕭芳芳暫別影壇遠赴外國升學,畢業後再投投身演藝界,其後幫無線電視拍攝特輯。1977年她就以一身醜樣貌,創造了家傳戶曉的喜劇人物林亞珍,在電視界紅極一時。1975年憑「女朋友」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蕭芳芳在八十年代港產片興旺年代,再度創出輝煌成績。1988年她以《不是冤家不聚頭》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1995年她憑《女人四十》(1995年)獲得同一殊榮,並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柏林影展銀熊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亦為她贏得亞洲電影人協會頒贈「最高成就獎」,而《虎度門》則獲亞太影展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因著多年來在英屬香港的演出成就,1997年蕭芳芳獲頒英女皇MBE勳銜及香港藝術家年獎。
2000年後蕭芳芳受耳患困擾,使身體狀況欠佳,因而減少演出專注進修,取得了兒童心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她創立了護苗基金,積極宣傳「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的訊息。2009年,蕭芳芳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終身成就獎,以表揚其善用天賦的才華為香港電影界作出傑出貢獻。
2017年12月,接受訪問時透露在9月初時,蕭芳芳的右眼做了白內障手術,原本她不覺得自己的眼睛有多矇矓,可是醫生建議她做,她就接受了。而手術後有很多後續的規則亦有遵守,然而,視力不單沒有改善,情況反而比之前更差,當時非常害怕因此而失明。最後找另一個醫生才得悉原來每個型號對每個病人不同。只要等三個月之後,做雷射治療,就可以將濁化清除,回復光明[3]。
有專欄指出,蕭芳芳在過去電影及劇集中的打扮非常時尚,即使放在2018年亦可以看出她的時尚感[4]。
演出作品[编辑]
带*号者为國語片,未带*号的为粤語片,萧芳芳所主演的電影作品多数为粤语片。
年份 |
電影名稱 |
角色 |
合作演員
|
1954年 |
小星淚* |
鍾小玉 |
秦沛、陳琦、藍青、裘萍、石磊、鮑方、吳景平
|
歸來* |
二妞 |
白帆、李清、鮑方、藍青、沈淵
|
1955年 |
一年之計* |
何芳芳 |
石磊、鮑方、龔秋霞、王小燕、黎小田
|
大兒女經* |
顏客滿 |
蘇秦、龔秋霞、李嬙、傅奇、張冰茜
|
父女之間* |
幼年佩珠 |
江樺、劉戀、鮑方、吳景平、裘萍、石磊、趙宋
|
我是一個女人* |
可可 |
紅線女、平凡、傅奇、黎小田、孫祖馨、龔秋霞
|
孤星血淚 |
貝兒(童年) |
吳楚帆、張活游、李小龍、容小意、梅綺
|
迷途的愛情* |
李小玲 |
劉戀、鮑方、石磊、江樺、陳琦、侯景夫
|
1956年 |
梅姑* |
梅潔(童年) |
林黛、嚴俊、李翰祥、紅薇、秦沛、姜大衛
|
玫瑰巖* |
阿銀 |
張錚、李嬙、童毅、李次玉、文逸民、黎小田
|
紅顏劫* |
俞蓉蓉 |
江樺、龔秋霞、平凡
|
1957年 |
太太傳奇* |
陳小芳 |
高遠、陳娟娟、劉甦、王臻、韋偉
|
雪中蓮* |
朱麗芬(幼年) |
陳娟娟、楊誠、黃河、藍青、高遠
|
1960年 |
苦兒流浪記* |
小梅 |
陳燕燕、羅維、王引、胡蝶、吳正元、賀賓
|
五毒白骨鞭 |
雪峯魔女李依依 |
于素秋、任燕、蘇少棠、陳寶珠、林蛟、李香琴、石堅
|
孝感動天 |
唐大寶 |
任劍輝、羅艷卿、馮寶寶、朱天惠、任冰兒、林家聲、李香琴
|
孝感動天(下集大結局)
|
孝道 |
丁小燕 |
胡蝶、歐陽莎菲、王愛明、馮寶寶、半日安、李香琴
|
芸娘 |
青兒 |
任劍輝、白雪仙、半日安、靚次伯、蘇少棠、任冰兒
|
翠崗浴血記* |
小翠 |
藍娣、黃宗迅、林楓、唐迪、張方霞、石燕
|
青城十九俠* |
沙燕 |
金峰、林楓、林靜、祖康、林瑋琤、馬驥、陳萬里、顧媚
|
1961年 |
天下第一劍(上集) |
穿雲小燕林翠兒 |
曹達華、于素秋、林蛟、洪波、陳好逑、石堅
|
天下第一劍大結局 |
阮青、曹達華、于素秋、林蛟、洪波、麥先聲
|
天山猿女 |
猿女孟麗絲 |
羅劍郎、鳳凰女、陳好逑、劉克宣、少新權
|
天山龍鳳劍(上集) |
甘明珠 |
陳寶珠、蘇少棠、任燕、石堅、劉克宣
|
天山龍鳳劍(下集大結局)
|
仙笛神龍(上集) |
小雲雀連彩鳳 |
曹達華、羅劍郎、羅艶卿、李香琴、石堅、司馬華龍
|
仙笛神龍(大結局) |
曹達華、羅劍郎、羅艶卿、洪波、李香琴、石堅、司馬華龍
|
母愛 |
夏瑞英 |
胡蝶、周坤玲、江一帆、李香琴、劉克宣、金雷
|
活骷髏浴血五仙觀 |
雪峯魔女李依依 |
于素秋、任燕、蘇少棠、陳寶珠、林蛟、李香琴、石堅
|
苗山白毛女(上集) |
秦苗花 |
陳寶珠、蘇少棠、于素秋、任燕、李香琴
|
苗山白毛女(下集)
|
崑崙七劍鬥五龍 |
崑崙飛燕趙雪娥 |
曹達華、于素秋、陳寶珠、石堅
|
崑崙三殺手 |
方靈潔 |
陳寶珠、譚倩紅、曹達華、于素秋、
|
萬劫孤兒 |
程勃 |
胡蝶、顧媚、梁醒波、劉克宣、歐陽儉、許英秀、朱冠軍、駱恭
|
萬里尋親記 |
小萍 |
胡蝶、歐陽莎菲、姜大衞、半日安、靚次伯、劉克宣
|
1962年 |
白猿女三盜寶蓮燈 |
白猿女 |
曹達華、于素秋、林蛟、陳惠瑜、石堅
|
百行孝為先 |
|
任劍輝、羅艷卿、馮寶寶、朱天惠、任冰兒、林家聲、李香琴、靚次伯、王愛明
|
孝順仔尋寶遇仙 |
白兔仙童 |
林鳳、鄭幗寶、譚蘭卿、李鵬飛、周吉、黎雯
|
乳燕驚魂 |
黎玉燕 |
曹達華、于素秋、葉慧兒、任燕、劉家良、石堅
|
臥龍山生死鬥 |
玉英 |
于素秋、蘇少棠、任燕、梅蘭、蕭仲坤
|
劍影恩仇錄 |
雪山猿女/上官雁羣 |
于素秋、曹達華、梅珍、石堅、袁小田、劉家良
|
斷橋產子 |
小青 |
麥炳榮、于素秋、梁醒波、陳皮梅、張醒非、陳寶珠
|
雙劍神鞭俠 |
英 |
于素秋、蘇少棠、李香琴、劉克宣、任燕、梅欣、楊業宏、黎雯、劉家良、陳立品
|
1963年 |
一劍震江湖 |
俞玉英 |
林家聲、陳好逑、陳寶珠、梅蘭、西瓜刨、李壽祺
|
七劍震江湖 |
穿花蝴蝶 |
曹達華、于素秋、石堅、彩虹女、司馬華龍、高魯泉
|
八表雄風 |
上官蘭 |
羅劍郎、于素秋、陳寶珠、林蛟、石燕子、洪波、唐若青
|
火燒紅蓮寺 |
紅姑 |
曹達華、于素秋、洪波、馬笑英、黎雯、陳惠瑜、王超峰、朱丹、高魯泉
|
火燒紅蓮寺(下集) |
曹達華、陳寶珠、檸檬、金影蓮、于素秋
|
仙劍神魔 |
呂慧兒 |
鄧碧雲、曹達華、李紅、石堅
|
仙劍神魔(大結局) |
鄧碧雲、曹達華、李紅、石堅、洪波
|
半劍一鈴 |
沈南施 |
吳君麗、曹達華、李鳳聲、石堅、林蛟、半日安、黎雯
|
半劍一鈴下集大結局 |
沈南施 |
吳君麗、曹達華、李鳳聲、石堅、林蛟、半日安、黎雯
|
吸血神鞭 |
李晶瑩/黑煞魔女 |
于素秋、蘇少棠、羽佳、石堅、金雷
|
夜半驚魂* |
小芳 |
金峰、張意虹、楊群、田豐、藍娣、林慧珍
|
臥虎藏龍 |
董秀英 |
林家聲、于素秋、石堅、金影憐、朱丹
|
紅線女夜盜寶盒 |
紅線女 |
曹達華、鳳凰女、陳寶珠、靚次伯、劉克宣、周吉、西瓜刨
|
苦海親情 |
陳小芬 |
胡蝶、蘇少棠、周坤玲、半日安、俞明、梅欣、黎雯、陳立品
|
奪魂旗(上集) |
常碧雲 |
鄧碧雲、林家聲、李鳳聲、梅蘭、石堅、楊業宏
|
奪魂旗(大結局)
|
劍俠金縷衣(上集) |
鄭珠娣 |
陳寶珠、曹達華、于素秋、陳好逑、李小蝶、張生、吳殷志
|
劍俠金縷衣(大結局) |
曹達華、于素秋、陳好逑、陳寶珠、容玉意、張生、李小蝶
|
劍神傳 |
上官蘭 |
羅劍郎、于素秋、陳寶珠、林蛟、石燕子、洪波
|
龍虎下江南(上集) |
莫臥兒 |
曹達華、于素秋、陳寶珠、丁鳳
|
龍虎下江南大結局 |
曹達華、于素秋、陳寶珠、西瓜刨、譚倩紅
|
霹靂金較剪 |
阮婷玉 |
余麗珍、于素秋、曹達華、陳小鵬、李醒南
|
1964年 |
七彩神火棒 |
葉青霜 |
余麗珍、鄧碧雲、林家聲、李香琴、劉克宣
|
孫悟空七打九尾狐 |
玉兔精 |
于素秋、陳寶珠、阮兆輝、關海山、梅欣、西瓜刨
|
神鶴金鷹 |
溫明珠 |
余麗珍、鄧碧雲、林家聲、李香琴、劉克宣
|
霹靂金較剪下集大結局 |
阮婷玉 |
余麗珍、于素秋、曹達華、李鏡清、檸檬、尹靈光、劉克宣、黎雯
|
1965年 |
山東馬永貞* |
梅春芳 |
胡金濤、胡鴻燕、賀賓、歐陽莎菲、楊志卿、陳濠
|
玉面閻羅 |
吳如瑛 |
陳寶珠、李紅、林蛟、柳青、李香琴、玫瑰女、鄭君綿
|
玉面閻羅(下集大結局)
|
如來神掌怒碎萬劍門 |
小龍女 |
曹達華、于素秋、陳寶珠、石堅、關海山
|
武林第一劍 |
張小蘭 |
林家聲、陳好逑、關海山、柳青、金艷芳
|
孫悟空七鬥八大仙 |
柳搖金 |
于素秋、陳寶珠、李紅、關海山、阮兆輝
|
孫悟空三戲百花仙 |
百花仙 |
陳寶珠、李紅、阮兆輝、關海山、梅欣、西瓜刨
|
閻王令 |
霍雲裳 |
夏娃、周驄、石堅、任燕、司馬華龍、劉克宣、黎雯
|
濟公大鬧公堂 |
白巧雲 |
新馬師曾、陳寶珠、李紅、玫瑰女、尤光照、蕭仲坤
|
濟公捉妖 |
馬艷霜 |
新馬師曾、陳寶珠、玫瑰女、唐迪
|
鐵劍朱痕(上集) |
古飄香 |
張英才、陳寶珠、譚倩紅、駱恭、關正良、吳殷志、石堅
|
鐵劍朱痕(下集) |
張英才、陳寶珠、譚倩紅、駱恭、關正良
|
1966年 |
一劍情 |
廖潔芳 |
江漢、南紅、陳寶珠、石堅、筱菊紅
|
七彩胡不歸 |
顰娘 |
陳寶珠、薛家燕、譚蘭卿、尤聲普
|
少女心 |
顧玉嫻、 薛寶瑩、 越南舞后、天魔女 |
胡楓、杜平、羅蘭、鄭君綿、李鵬飛、李月清、李亨
|
百步迷踪掌 |
玉芬 |
張英才、歐嘉慧、李鳳聲、上官玉、石堅
|
百步迷蹤掌(下集大結局)
|
劫火紅蓮 |
雍冰 |
陳寶珠、李居安、吳千楓、唐廸高魯泉、石堅
|
劫火紅蓮大結局 |
陳寶珠、李居安、吳千楓、石堅、玫瑰女、許英秀
|
金蝙蝠 |
李家儀 |
張英才、吳千楓、石堅、蘇青、唐迪、駱恭
|
金蝙蝠尋寶復仇 |
張英才、吳千楓、石堅、蘇青、唐迪、蕭仲坤
|
孫悟空大戰群妖 |
妖精妙慈 |
陳寶珠、李紅、玫瑰女、阮兆輝、關海山、蕭仲坤
|
彩色青春 |
唐海倫 |
陳寶珠、胡楓、薛家燕、王愛明、鄭君綿
|
荳蔻干戈 |
林凝碧 |
陳寶珠、石堅、李香琴、柳青、高魯泉、檸檬、矮冬瓜
|
荳蔻干戈下集大結局 |
陳寶珠、石堅、李香琴、柳青、高魯泉
|
萬劫門 |
龐真真 |
陳寶珠、李紅、石堅、李香琴、唐迪
|
萬劫門下集大結局 |
陳寶珠、李紅、石堅、李香琴、玫瑰女、柳青、林靜
|
聖火雄風(上集) |
杜娟兒 |
陳寶珠、李紅、吳千楓、鄭君綿、柳青、石堅
|
聖火雄風(下集)
|
碧落紅塵(上集) |
水中萍 |
張英才、陳寶珠、石堅、梁素琴、高魯泉
|
碧落紅塵(下集)
|
碧落紅塵大結局
|
1967年 |
一步一驚心 |
呂淑莊 |
胡楓、石堅、金雷、沈殿霞、鄭君綿、司馬華龍、關正良
|
七彩封神榜 |
莫綺萍 |
陳寶珠、柳青、白瑛、李紅、潘有聲、白文彪
|
少女情 |
施潔芳 |
南紅、唐晶、朱江、曾江、黎雯
|
玉女神偷 |
王家玉 |
呂奇、梁醒波、李香琴、許英秀、良鳴、安偉璉
|
玉女親情 |
蔡婉華 |
呂奇、張儀、賀蘭、石堅、麥基
|
玉面女殺星 |
蝙蝠女 黃馥梅 |
呂奇、沈殿霞
|
玉郎三戲女將軍 |
劉金定 |
陳寶珠、靚次伯、李鳳、玫瑰女、李龍
|
血染鐵魔掌 |
丁惠娟 |
呂奇、雪妮、麥基、周吉、石堅
|
快樂年華 |
陳美玉 |
周驄、梁醒波、譚炳文、羅蘭、沈殿霞
|
我的愛人就是你 |
羅愛蓮 |
胡楓、歐嘉慧、杜平、范麗、喬宏
|
我愛阿哥哥 |
楊素素 |
胡楓、薛家燕、李香琴、鄭君綿、鄭少秋
|
金骷髏 |
林珍妮 |
張英才、高烽、關正良、金露、張萊萊、李英
|
金鷗 |
金鷗 |
謝賢、余美華、李鵬飛、唐佳、劉家良
|
青春之戀 |
姬麗絲 |
胡楓、賀蘭、杜平、王愛明、俞明、黎雯
|
青春兒女 |
石蘭芝 |
謝賢、周驄、陳齊頌、梁醒波、沈殿霞
|
紅粉金剛 |
郭小蘭 |
胡楓、林韻、石堅、藍天、方華
|
飛賊金絲貓 |
金絲貓 |
胡楓、石堅、沈芝華、陳均能、區燕青、劉家榮
|
飛賊紅玫瑰 |
王慧芳 |
胡楓、方心、麥基、上官玉、高魯泉、矮冬瓜
|
神探智破美人計 |
鳳子 |
謝賢、周驄、高魯泉、石堅、龍剛
|
閃電煞星 |
方靜華 |
胡楓、石堅、鄭君綿、駱恭、李壽祺
|
殺手粉紅鑽 |
程玉珠 |
曾江、孟莉、石堅、林蛟、馮敬文
|
甜甜蜜蜜的姑娘 |
萬潔/琳達 |
胡楓、鄭少秋、麥基、區燕青、關海山
|
聖火雄風大破火蓮陣 |
杜娟兒 |
陳寳珠、李紅、吳千楓、羅蘭、鄭君綿、西瓜刨
|
蓬門淑女 |
阿菊 |
曾江、鄧光榮、高峰、梁潄華、鄭君綿、王愛明
|
藍色毒黃蜂 |
紅玫瑰 |
胡楓、范麗、喬宏、丁慧、孫成、柔鳳
|
歡樂歌聲處處聞 |
龍麗珠 |
呂奇、藍天、羅蘭、俞明、金雷、駱恭、許瑩英、夏莉萍
|
鑽石大劫案 |
馬佩珊 |
謝賢、陳齊頌、李亨、李鵬飛、良鳴、萬靈
|
1968年 |
千面女福星 |
楊綺華 |
張儀、洪紅、羅蘭、麥基、司馬華龍
|
大情人 |
王麗娜 |
胡楓、林蛟、金雷、周吉、黎灼灼、白文彪
|
冬戀 |
黃咪咪 |
謝賢、王愛明、司馬華龍、黎雯、徐小明
|
花樣的年華 |
戴安娜 |
呂奇、薛家燕、沈殿霞、葉青戴偉光
|
青春戀歌 |
馬麗娟 |
謝賢、周驄、陳齊頌、沈殿霞、俞明
|
浪子佳人 |
徐玉冰 |
謝賢、俞明、龍剛、伊雷、高峰
|
窗 |
陸露明 |
謝賢、張儀、龍剛、曼莉
|
窗外情 |
杜潔芳 |
謝賢、黎婉玲、張瑛、王偉、李允中
|
紫色風雨夜 |
張紫燕 |
謝賢、南紅、曾江、孟莉、小麒麟、駱恭
|
萬紫千紅 |
梁小惠 |
胡楓、張儀、葉青、沈殿霞、高峰、肥叔叔
|
賊千金 |
潘芬妮 |
胡楓、俞明、孟莉、戴偉光、高明、王愛明
|
奪魄幽靈 |
安娜 |
曾江、夏萍、張英才、吳回、司馬華龍、檸檬
|
橫衝直撞入情關 |
張美麗 |
胡楓、丁慧、俞明、沈殿霞、鄭君綿、區燕青
|
藍鷹 |
藍英 |
沈芝華、鄭少秋、夏萍、石堅、麥基
|
鎖着的新娘 |
柳青薇 |
曾江、姜中平、羅蘭、梁潄華、王愛明、黎灼灼
|
歡樂滿人間 |
林芳華 |
胡楓、鄭文芳、李紅、夏萍、鄭少秋、高峰、容玉意
|
1969年 |
四鳳求凰 |
胡月華 |
呂奇、李司棋、馮寶寶、梁醒波
|
合歡歌舞慶華年 |
李婉芬 |
馮寶寶、鄧光榮、俞明、鄭君綿、藍天、譚炳文、羅蘭、伊雷
|
多情高竇貓 |
楊玉鳳 |
胡楓、夏萍、張儀、麥基
|
花月爭輝 |
李多利士 |
呂奇、薛家燕、沈殿霞、戴偉光、司馬華龍、高魯泉
|
飛女正傳 |
徐玉貞 |
龍剛、夏萍、曾江、薛家燕、沈殿霞、伊雷、王愛明
|
香噴噴小姐 |
戴安娜 |
何藩、薛家燕、張清、鄭君綿、伊雷
|
峨嵋霸刀 |
羅鳳英 |
曾江、石堅、沈芝華、吳殷志周吉、容玉意、檸檬、楊業宏
|
媽媽要我嫁 |
洪麗雲 |
薛家燕、曾江、張清、俞明、高魯泉
|
雌雄妙賊 |
王婉萍 |
曾江、沈殿霞、鄭君綿、俞明、容玉意
|
龍飛鳳舞 |
美鳳 |
呂奇、張清、方心、高魯泉、上官玉、西瓜刨、肥叔叔、蘇珊
|
1970年 |
獨掌震龍門 |
方碧兒 |
曾江、馮寶寶、關海山、任燕、黃鶴聲、林蛟
|
1974年 |
女朋友* |
孟雅蘋 |
秦祥林、石峯、林青霞、于榮、江彬、江明、夏台瑄
|
廣島廿八* |
今井芳子 |
秦祥林、焦姣、關山、李琳琳、金川、龍剛、唐菁
|
1975年 |
西貢.台北.高雄* |
|
秦祥林、李虹、李偉、張冰玉、韓甦
|
1976年 |
未了緣* |
張安娜 |
曾江、凌雲、胡燕妮、唐菁、王萊
|
海韻* |
宋丹妮 |
胡燕妮、柯俊雄、秦漢、崔福生、王宇、凌玲
|
跳灰 |
佩珊 |
嘉倫、陳星、陳惠敏、胡楓、李燕萍、盧海鵬
|
1978年 |
林亞珍 |
林亞珍 |
伊雷、鄧光榮、胡大為、陳立品、李家鼎、李忠強、林偉棋、黎少芳、鮑漢琳
|
1979年 |
林亞珍老虎魚蝦蟹 |
伊雷、胡大為、汪偉、戴志偉、葉德嫻、吳浣儀
|
1980年 |
撞到正 |
阿芝 |
鍾鎮濤、關聰、劉克宣、劉天蘭、蔣金
|
1982年 |
八彩林亞珍 |
林亞珍 |
許冠英、羅文、李琳琳、陳星、胡楓、劉克宣、胡大為
|
佳人有約 |
蕭珠珠 |
陳勳奇、廖偉雄、鄭則仕、陳秀珠、劉克宣、吳浣儀、李修賢
|
1984年 |
奸人鬼 |
美琪 |
狄龍、陳百祥、石堅、曹達華、梁俊傑
|
1987年 |
不是冤家不聚頭 |
黃梅 |
吳耀漢、秦沛、陳國新、李琳琳、關佩琳、焦姣、湘綺、谷峰
|
1991年 |
新精武門1991 |
牛牡丹(客串) |
周星馳、鍾鎮濤、陳伯祥、張敏、胡楓、元奎、尹揚明、成奎安
|
1992年 |
漫畫威龍 |
牛牡丹 |
周星馳、鍾鎮濤、陳伯祥、張敏、元華、胡楓、元奎、尹揚明
|
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短片) |
|
張曼玉
|
1993年 |
方世玉 |
苗翠花 |
李連杰、李嘉欣、胡慧中、陳松勇、朱江、趙文卓、陳龍、鄭少秋
|
方世玉續集 |
李連杰、李嘉欣、郭藹明、鄭少秋、元奎、計春華、陳龍
|
搶錢夫妻 |
蔣太 |
許冠文、陳少霞、左詩蓓、鄧一君、雷宇揚、劉玉翠
|
陳健沒有傑克電影院(短片) |
|
張曼玉
|
1995年 |
女人四十 |
阿娥 |
羅家英、喬宏、羅冠蘭、夏萍、丁子峻、譚倩紅
|
1996年 |
虎度門 |
冷劍心 |
袁詠儀、鍾景輝、譚倩紅、陳曉東、李司棋、李子雄
|
1997年 |
麻雀飛龍 |
范秀鈿 |
趙文卓、柯受良、盧惠光、林寄韻、國建勇、吳君如、曾近榮
|
電視劇[编辑]
年份 |
媒體 |
劇名 |
語言 |
角色 |
備註
|
1974年 |
香港電台 |
獅子山下《回巢》 |
粵語 |
少萍 |
蕭芳芳唯一出演過香港電台獅子山下的電視劇作品。(主演)
|
1980年 |
台視 |
秋水長天 |
國語 |
向依虹 |
為蕭芳芳唯一在臺灣演出過的電視劇作品。(主演)
|
主持作品[编辑]
電視節目[编辑]
年份 |
媒體 |
節目名稱
|
1969年 |
無線電視 |
七喜合家歡
|
無線電視 |
芳芳的旋律
|
1974年 |
無線電視 |
芳芳眼中的銀幕前後
|
1977年 |
無線電視 |
點只咁簡單
|
1980年 |
無線電視 |
星辰四季新韻律
|
1981年 |
香港電台 |
8118共繽紛:大埔區
|
1983年 |
無線電視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1989年 |
香港電台 |
聽歌學英文
|
1973年 |
無線電視 |
芳芳與你一小時
|
出版作品[编辑]
年份 |
書名 |
出版社
|
1990年 |
清新文法(共四冊,與詹德隆合著) |
朗文
|
洋相 |
中文大學出版社
|
年份 |
頒獎 |
獎項 |
影片 |
角色 |
結果
|
1955年 |
亞太影展 |
最佳童星 |
梅姑 |
梅潔(童年) |
獲獎
|
1975年 |
第12屆金馬獎 |
最佳女配角 |
女朋友 |
孟雅蘋 |
獲獎
|
1981年 |
台灣電視金鐘獎 |
最佳女主角 |
秋水長天 |
向依虹 |
獲獎
|
1988年 |
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女主角 |
不是冤家不聚頭 |
黃梅 |
獲獎
|
1995年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最佳女演員 |
女人四十 |
阿娥 |
獲獎
|
第32屆金馬獎 |
最佳女主角 |
獲獎
|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女主角 |
獲獎
|
第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最佳女演員 |
獲獎
|
1996年 |
亞太影展 |
最佳女主角 |
虎度門 |
冷劍心 |
獲獎
|
第33屆金馬獎 |
最佳女主角 |
獲獎
|
第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最佳女主角 |
女人四十 |
阿娥 |
獲獎
|
2000年 |
香港演藝學院 |
榮譽院士 |
|
|
獲獎
|
2009年 |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終身成就獎 |
|
|
獲獎
|
政治立場及爭議[编辑]
於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蕭芳芳公開為林鄭月娥站台,大讚其「接地氣」,完全沒有官架子,曾在她創立慈善機構時伸出援手。[5]有網民公開表示對蕭芳芳失望,其後於一個選舉論壇當中,林鄭月娥提到網民批評蕭芳芳是『白色恐怖』,另一候選人曾俊華則反駁指這些「真心的回應」或年輕人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㩒住呢啲事情(唔畀講),呢啲先係白色恐怖」。[6]
2020年9月6日,仍值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有市民於旺角一帶遊行,以反對中央政府推行《港區國安法》以及香港政府押後立法會選舉的決定。[7] 遊行期間,一名12歲女童自行在西洋菜南街往附近店舖買文具,卻突然被防暴警員截停,並遭警員撞飛及騎身膝壓,後被票控違反限聚令。[8] 事件引起社會爭議,有市民在網上批評不少公開宣稱捍衛女權的女藝人,並未有為事件發聲。當中身為護苗基金的創辦人蕭芳芳,亦未有為事件表態。其後,蕭卻於時任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個人Facebook專頁一則動態上出現,緣於張到訪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檢測中心時遇上蕭,二人並以碰踭代替握手。由此,蕭遭不少網民批評只顧政治取態,而無視社會上女童受欺虐的真實境況。[9][10]
影視媒體形象[编辑]
電視劇[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鏡報》:蕭芳芳鮮為人知的艱辛求學路. 香港新聞網. 2010-07-02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4).
- ^ 歷屆華僑晚報之十大明星金球獎. 千秋萬荃-新浪博客. 2016-10-03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 ^ 【封面故事】蕭芳芳白內障手術出錯 「我擔心又聾又盲」. 明周娛樂. 2017-12-02 [201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 ^ 有一種青春叫「蕭芳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ING'S.2018-07-13
- ^ 拍片撐林鄭 蕭芳芳:估唔到佢咁接地氣.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7-03-08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中文).
- ^ 林鄭抨網民批蕭芳芳 鬍鬚:真白色恐怖「大家心照」. 眾新聞. 2012-03-17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中文).
- ^ TNL香港編輯. 網民號召「9.6九龍大遊行」,預料警方部署2千警力應付.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0-09-05 [202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中文(臺灣)).
- ^ 【抗暴之戰】12歲女旺角買顏料 慘遭警撞飛騎身膝壓 反被警屈「拔足逃跑形迹可疑」違限聚. 明報. 2020-09-06 [2020-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 ^ 【召喚成功?】蕭芳芳與張建宗碰踭 網民FB狂派嬲. am730. 2020-09-09 [202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9).
- ^ 【說好的護苗】冇理12歲女遭警騎身膝壓?張建宗檢測站遇蕭芳芳開心碰踭. 蘋果日報. 2020-09-09 [202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外部链接[编辑]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56年–1979年 | |
---|
| 1980年–1999年 | |
---|
| 2000年–2020年 | |
---|
| |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註1:終身成就獎乃香港電影金像獎非常設獎項,並非每年頒發。標 * 號者為追頒。 | | 註2:除終身成就獎外,歷屆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另有頒發不同特別榮譽,詳見此處。 | | |
|
|
---|
| | 2004年4月(第1至73位) | |
---|
| 2005年11月(第74至83位) | |
---|
| 2006年11月(第84至93位) | |
---|
| 2007年6月(第94至101位) | |
---|
| 2012年8月(第102至107位) | |
---|
| 2019年1月(第108至115位) | |
---|
| * 號註釋:帶 * 號者代表沒留下掌印,只有星星拼成的肖像圖。 # 號註釋:香港星光大道置有多尊塑像,包括電影工作者群體、李小龍、梅艷芳及 麥兜塑像。 香港星光大道位於 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東部的 尖沙咀海濱花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