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是一個東亞文化圈的姓氏,在古籍《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值得注意的是「薛」與「薜」的寫法相當接近。
「薛」主要源出有三:
薛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後沿黄河向西迁徙,早期分布於高平、沛国、汝南、河东等地,並以四郡为郡望,河東最盛。魏晉時一部分薛姓人士南下,進入了閩浙。唐末居於河南的薛姓又有一部分南移,並直達廣東;清初薛姓人士登陸台灣開墾土地。
歷史名人[编辑]
- 薛居州:宋國大夫 (戰國)
- 薛广德:汉御史大夫
- 薛綜,東吳學者
- 薛安都:南北朝时期将领;仕南朝宋为建武将军,封南乡县侯。
- 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后为炀帝所杀。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
- 薛万彻唐初将军。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薛万均弟。与兄同自幽州降唐。授车骑将军,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时,率宫兵力战,直趋秦王府,众示以太子首,乃逃入南山。太宗屡次遭人招谕,始出。贞观三年(629),以行军总管从李靖击破突厥颉利可汗。后又副李绩击薛延陀。尚高祖女丹阳公主,迁右武卫大将军。贞观末,率兵从莱州浮海攻高丽。屡立战功,而任气不能下人,遂以怨望遭贬谪,旋还。高宗时,以与房遗爱等谋拥立荆王李元景,被杀。
- 薛仁貴:少貧賤,以田為業。善騎射,貞觀年間隨唐太宗征遼東,所向披靡。唐高宗時屢破高麗、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卒,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後世據其功勛,編撰雜劇與演義。
- 薛讷:唐朝名将、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子;则天时为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节度使之名从薛讷始;玄宗时任薛讷左羽林军大将军。
- 薛濤:唐長安人,知音律,工詩文,有才情,為一代名妓。晚年居浣花溪,能製松花紙與深紅小粉箋,裁書供吟,酬獻賢傑,時人稱為薛濤箋。著有詩集一卷。
- 薛稷:唐朝画家 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與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並稱初唐四大書家
- 薛奕:历史上科考的首位武状元。
- 薛紹彭:宋書法家, 字道祖。 號翠微居士。長安人。
- 薛居正:宋朝宰相, 著二十四史之舊五代史。
- 薛瑄:明朝理學家, 官至大理少卿。
現代名人[编辑]
其他有關條目[编辑]
|
|
1~25位 |
|
|
26~50位 |
|
|
51~75位 |
|
|
76~100位 |
|
|
2016年6月3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戶籍資料統計,黃/黄、溫/温、锺/钟分別統計
|
|
|
|
1~25位 |
|
|
26~50位 |
|
|
51~75位 |
|
|
76~100位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负责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萧与肖、戴与代、阎与闫、邱与丘、傅与付等分别统计。来源:武洁、杨建春. 张、王、李、赵谁最多——2010年人口普查姓氏结构和分布特点[J].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年第6期(总390期): 21–22.
另見: 中國姓氏排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