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الجبهة الديموقراطية لتحرير فلسطين | |
---|---|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标志 | |
领袖 | 納耶夫·哈瓦特邁赫 |
成立 | 1969年 |
分裂自 |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
意識形態 | 共产主义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主義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 反錫安主義 |
政治立場 | 极左翼 |
国内组织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
国际组织 | 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历史上) |
立法委员会 | 1 / 132
|
官方网站 | |
www | |
巴勒斯坦政治 政党 · 选举 |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阿拉伯语:الجبهة الديموقراطية لتحرير فلسطين,拉丁转写:Al-Jabha al-Dimuqratiya Li-Tahrir Filastin),简称民阵,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主張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俗政黨和武裝組織,同時也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員之一。
歷史[编辑]
成立[编辑]
1969年,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的其中一派分裂出來,由具有毛主義傾向的納耶夫·哈瓦特邁赫所領導,新組織的名稱為解放巴勒斯坦人民民主陣線;他認為當時的由喬治·哈巴什領導的人阵過於注重軍事事務,因此他想要成立一個草根、強調意識形態的組織。同年5月-6月,巴勒斯坦革命左翼聯盟和巴勒斯坦人民解放組織加入了刚成立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民主陣線。[1] 1974年,解放巴勒斯坦人民民主陣線又更名為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分裂[编辑]
1991年受到當時蘇聯解體和柏林圍牆倒塌影響,民阵的一个派别認為應該要調整組織方向,減少關注馬克思主義和武裝抗爭,而應該把大多的心力放在巴勒斯坦社會的民主化,因此另外重組為巴勒斯坦民主聯盟。有報導指出當時在敘利亞發生的這場分裂雙方發生武力衝突,民阵守住在大馬士革的組織勢力,但在巴勒斯坦本土(尤其是約旦河西岸)的勢力則由新成立的巴勒斯坦民主聯盟奪去。
民意基礎[编辑]
民阵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社群相當活躍,但較少活動於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民阵的約旦支部則另外成立了獨立的政黨約旦民主人民黨,現在民阵在當地也甚少活動。
民阵的支持者大多是社會自由派和世俗主義者,另外還包括巴勒斯坦基督徒。該黨還在阿拉伯數國發行週報《自由》。 [2]
参见[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Demokratiska Folkfronten för Palestinas Befrielse, Dokument nr. 1, p. 1
- ^ الحرية-مجلة التقدميين العرب على الإنترنت.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