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尔松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此條目可参照烏克蘭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赫尔松 Херсóн | |||
---|---|---|---|
城市 | |||
| |||
坐标:46°38′0″N 32°35′0″E / 46.63333°N 32.58333°E坐标:46°38′0″N 32°35′0″E / 46.63333°N 32.58333°E | |||
國家 | ![]() ![]() | ||
州 | ![]() | ||
区 | 赫尔松区 | ||
建城 | 1778年6月18日 | ||
政府 | |||
• 市長 | 伊戈爾·科雷哈耶夫(法理上)[1] 亞歷山大·科别茨(事实上)[2] | ||
面积 | |||
• 总计 | 135.7 平方公里(52.4 平方英里) | ||
海拔 | 46.6 公尺(152.9 英尺) | ||
人口(2021年) | |||
• 總計 | 283,649人 | ||
• 密度 | 2,090人/平方公里(5,414人/平方英里) | ||
電話區號 | +7 |
赫尔松(烏克蘭語:Херсон,羅馬化:Kherson,乌克兰语音标:[xerˈsɔn] ( 聆聽);俄語:Херсо́н,俄語發音:[xʲɪrˈson]),是位于乌克兰南方黑海与第聂伯河沿岸的港口城市,也是赫尔松州的首府及赫尔松区的行政中心,人口数量为283,649人(2021年普查数据)[3]。造船是赫尔松的重要工业。
簡介[编辑]
此地區1774年前為金帳汗國衍生出的韃靼人統治的克里米亚汗国之领土,1774年被俄國兼併。1778年在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将金的建议下,由俄國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成立了赫尔松市,作為黑海沿岸的堡壘城市,1803年起為赫爾松州的省會。1783年赫爾松正式取得「城市」地位,並始建造船廠,次年「赫爾松造船公司」成立。1900年前後,市內人口俄羅斯人近半,烏克蘭人與白俄羅斯人佔30%,猶太人佔20%。该城并非古罗斯时期拜占庭殖民地赫尔松,古罗斯时期的赫尔松位于现在的塞瓦斯托波爾市的加加林區。
赫尔松市人口中76.4%为乌克兰人,20%为俄罗斯人。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后,赫爾松成為烏克蘭指定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流亡政府所在地。2022年3月2日,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被俄羅斯佔領,如今处在军事管制下,被俄军占领的赫尔松州各地成立新政府。不過其後烏克蘭軍隊對赫爾松發起反攻並挺近Chernobayevka村,此地位處在赫爾松市與赫爾郊區的交界,僅距離赫爾松市中心僅約5公里[4]。
人物[编辑]
- 列夫·托洛茨基:苏俄政治家、思想家、作家
-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苏联电影导演、电影剧本作家、演员
- 拉里莎·拉特尼娜:苏联体操运动员,目前获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 摩西·沙雷特:以色列第二任总理
- 谢尔盖·斯塔尼舍夫:保加利亚总理
名胜[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烏克蘭語) The mayor of Kherson became the people's deputy majoritaria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20-11-22., Ukrayinska Pravda (16 November 2020)
- ^ Kherson mayor refuses to cooperate with collaborators and invaders. 2022-03-12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英语).
- ^ Чисельність наявного населення України (Actual population of Ukraine) (PDF). Державний Комітет Статистики України. [2021-07-11] (乌克兰语).
- ^ 外媒:被俄军占领的赫尔松州各地成立新政府. 《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202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外部链接[编辑]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赫爾松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赫尔松 |
- 官方网站(乌克兰文)
- 赫尔松市議會的Facebook專頁
- 赫尔松市議會的Instagram帳戶
- 赫尔松的Telegram
- YouTube上的赫尔松市議會頻道
-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городе Херсо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俄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