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抗磁性
本条目部分链接不符合格式手冊規範。跨語言链接及章節標題等處的链接可能需要清理。(2015年12月13日) |
超抗磁性指某些物質在極低溫的環境下磁導率會降至零,而其磁化率 = −1,超抗磁性物質的內部磁場會與外在環境隔離。
超抗磁性出現於物質相變成具超導性狀態時,而超導體的磁懸浮作用亦是由於其超抗磁性排斥磁鐵的磁場;由於磁通鎖定作用磁鐵被固定於空中不會飄走。
瓦爾特·邁斯納與羅伯特·奧克森菲爾德發現的邁斯納效應和超抗磁性的不同之處在於邁斯納效應牽涉到超導體剛形成時正穿透其中的磁場。
理論[编辑]

邁斯納效應圖解:磁場場線被排斥在外
海因茨·倫敦和弗里茨·倫敦發現磁通的排斥作用是由於超導體感應到磁通量變化,在表面產生渦電流,繼而抵抗外在磁場。由於超導體的零電阻,渦電流並不會自行減弱。
另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Shachtman, Tom, Absolute Zero: And the Conquest of Cold.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9年12月。 ISBN 0-395-93888-0
![]() |
这是一篇物理学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