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树帜 |
---|
出生 |
1894年8月8日
大清,湖南省,安福县东乡担粮山(今临澧县烽火乡) |
---|
逝世 |
1977年10月24日(1977-10-24)(83歲)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
---|
教育程度 |
- 湖南省西路师范学堂(1910-1915)
- 武昌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1915-1919)
- 英国伦敦大学(1924-1925)
- 德国柏林大学(1925-1927)
|
---|
职业 |
农业史学家、生物学家 |
---|
经历
- 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1927-1932)
- 国立编译馆馆长(1933-1936)
- 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1936-1938)
- 西北农学院院长(1938-1939)
- 国立兰州大学校长(1946-1949)
- 西北农学院院长(1950-1979)
|
辛树帜(1894年8月8日-1977年10月24日)字先济,是中国一位生物学家,农业史学家。
出生于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一个乡下贫农家庭。9岁进入私塾,1906年秋入高小四年级,1910年进入湖南省西路师范学堂(今常德市第一中学)学习,1915年秋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先后在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校任教。1924年至1927年自费赴欧洲留学。1927年回国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期间,辛树帜主持了广西大瑶山的科学考察,发现了如瑶山鳄蜥等近20个动植物新品种,开中国国内大规模科学考察和生物采集之先河。之后又参与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筹建,并担任第二任校长。1946年3月26日,民国政府行政院决定成立国立兰州大学,辛树帜被任命为校长,负责筹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回到了西北农学院,担任院长。此后致力于古农学研究。
参考资料[编辑]
教育職務
|
前任: 宋恪
|
兰州大学校长 1946年—1949年
|
繼任: 辛安亭
|
|
---|
| | | 历史 | 沿革 |
甘肃法政学堂(1909—1913) →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3—1928) → 兰州中山大学(1928—1931) → 甘肃大学(1931) → 省立甘肃学院(1931—1944) → 国立甘肃学院(1944—1946) → 国立兰州大学(1946—1950) → 兰州大学(1950—) |
---|
| 衍生与合并 | 兰州医学院(1954—2004) |
---|
| |
---|
| 校区 | |
---|
| 院系设置 | |
---|
| 人物 | |
---|
| 有关单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