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菲罗波尔
![]() |
坐标:44°57′N 34°6′E / 44.950°N 34.100°E
辛菲洛普 Сімферопoль Симферополь Aqmescit | |||
---|---|---|---|
![]() 逆时针方向: 辛菲罗波尔火车站,萨尔吉卡公园,三一大教堂,州立医科大学,儿童乐园,凯瑟琳街 | |||
| |||
綽號:Город пользы (俄語) 有用的城市 | |||
![]() 辛菲洛普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位置 | |||
坐标:44°56′54″N 34°06′00″E / 44.948376°N 34.100039°E | |||
國家 | ![]() ![]() | ||
聯邦主體 | ![]() ![]() | ||
建立1 | 1784 | ||
行政区划 | 列表
| ||
政府 | |||
面积 | |||
• 总计 | 107 平方公里(41 平方英里) | ||
海拔 | 350 公尺(1,150 英尺) | ||
人口(2013) | |||
• 總計 | 362,366人 | ||
• 密度 | 3,183.17人/平方公里(8,244.4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MSK(UTC+3) | ||
郵遞區號 | 95000—95490 | ||
電話區號 | +7 652 | ||
網站 | http://www.simgov.ru | ||
1 在1784年以辛菲罗波尔(Simferopol)名稱建立,在此之前為克里米亞韃靼人建立的Aqmescit. |
辛菲罗波尔(乌克兰语:Сімферополь)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中部,是乌克兰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首都,人口362,366人(2013年)。
历史[编辑]
克里米亚鞑靼人曾在辛菲罗波尔建立过一个名为“Aqmescit”(白色清真寺)的小镇。
1784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征服克里木半岛并将城市更名为辛菲罗波尔,在希腊语中意为“有用的城市(the city of usefulness)”。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在辛菲罗波尔建立了储备和医院,超过30,000名俄罗斯士兵葬于城市郊区。
20世纪,辛菲罗波尔再次受到战争影响。在苏俄国内战争末期,白军首领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的总部就位于辛菲罗波尔。1920年11月13日,红军攻占城市。1921年10月18日,辛菲罗波尔成为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辛菲罗波尔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军在此进行了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屠杀之一,包括俄罗斯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在内的22,000名当地居民被害。1941年12月13日,奥托·奥伦多夫带领别动队,一次就杀害了至少14,300辛菲罗波尔人。
1944年4月,苏军收回辛菲罗波尔。5月18日,所有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被强制流放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
1954年4月26日,辛菲罗波尔连同整个克里米亚半岛(时为克里米亞州)一起被尼基塔·赫鲁晓夫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划归到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辛菲罗波尔成为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首都。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俄罗斯派出无识别标识的俄军部队(小绿人)侵占了包括辛菲罗波尔在内的克里米亚各大城市。其后,辛菲罗波尔又成为在俄军举办的不受乌克兰和国际社会承认的“公投”中单方面宣布脱离乌克兰并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共和国的首都。
氣候[编辑]
辛菲罗波尔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数据来源:Pogoda.ru.net[1] |
圖片[编辑]
名人[编辑]
友好城市[编辑]
辛菲洛普與下列城市為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编辑]
- ^ Climate of Simferopol. pogoda.ru.net. [2008-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8) (俄语).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辛菲罗波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