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嘉铁路是湖南省一条窄轨地方铁路。全长97.87公里,其中正线81.7km,站线16.17km。一级762毫米窄轨线路92.75公里,准轨线路(换转场至转运场)5.13公里。[1]
从京广铁路郴州站北转运场出岔,准轨5.13km至转换场。再经郴州市、郴县、桂阳县至嘉禾县行廊镇石凉亭村。准轨路基宽5.6米,窄轨路基宽4米;最大纵坡:上行10‰,下行15‰;最小曲线半径200米。全线有大桥5座,865.26延米;中小桥8座,224.75延米;隧道2座,分别是黄土井隧道320米、行廊隧道184米。明洞5处483.96米。涵洞445座,987.26延米。线路等级森-26级。
桥名 |
位置 |
全长(米) |
桥型 |
投资(万元)
|
官庄坪大桥 |
郴州站北转运场0.66km |
112.14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桥 |
65
|
仙台岭大桥 |
K25+720.76 |
246.26 |
4孔等截面悬链型双曲拱桥 |
96.5
|
双峡岭大桥 |
K34+605 |
267.71 |
4孔等截面悬链型双曲拱桥 |
103.6
|
高桥大桥 |
K54+727.89 |
133.95 |
6孔等截面悬链型双曲拱桥 |
43.2
|
行廊大桥 |
K72+883.22 |
104.77 |
等截面悬链型双曲拱桥 |
33.85
|
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修筑郴县至桂阳县黄沙坪铁路,由长沙冶金设计院设计,当年动工,年底部分路基成型,耗资120万元,后下马。
1978年湖南省计委和建委同意修筑郴嘉铁路,总投资控制在4000万元之内。1978年2月21日成立湖南省郴嘉铁路建设指挥部,省工交办副主任稂明德任指挥长,省交通局副局长李欣任第一副指挥长,郴州地委副书记韩曙光任政委。设计概算3996.28万元。湖南省交通设计院勘测设计。1979年10月第一期郴州至桂阳的37.7km线路动工,1981年11月竣工,耗资1669.93万元。1981年12月15日简易通车。1983年12月第二期桂阳至嘉禾县行廊段38.35km开工,同时开工还有换装场至郴州站北运转场准轨引入线5.125km。1986年批准近期投资7389.9万元。1987年9月竣工,耗资7420万元。1987年11月15日正式通车,近期运能50万吨,远期运能150万吨。拥有五台0-8-0 C4 型蒸汽机车及一台石家庄动力的ZN120内燃机车。1987年12月31日撤销湖南省郴嘉铁路建设指挥部,改为湖南省地方铁路局郴嘉铁路管理处。
因嘉禾县产煤量下降,经济效益过低,于2004年整体停止了运行。2007年郴嘉铁路整体由省交通厅移交郴州市管理。
参考文献[编辑]
- ^ 《郴州地区铁路志》,第二篇线路建设 第一章线路 第三节地方铁路,二、郴嘉铁路。长沙铁路分局郴州铁路地区办事处编写。1992年2月第一版。
|
---|
| 五纵三横主干线注2 | | 南北 | |
---|
| 东西 | |
---|
| 铁路线路(未通車線路以灰色字表示) |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F | |
---|
| G | |
---|
| H | |
---|
| J | |
---|
| K | |
---|
| L | |
---|
| M | |
---|
| N | |
---|
| P | |
---|
| Q | |
---|
| R | |
---|
| S | |
---|
| T | |
---|
| W | |
---|
| X | |
---|
| Y | |
---|
| Z | |
---|
| 注1:关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高速铁路线、高速铁路,参见“ 中国高速铁路模板”。 注2:“五纵三横主干线”概念即为五条南北方向铁路大通道和三条东西方向铁路大通道。 注3:铁路线路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GB/T 25344-2010)编写。 注4:请按照铁路标准名称查找,例:“麻武铁路”亦名“武麻铁路”,但其标准名称是“麻武铁路”。 注5:线路名称按照标准名称的音序排列(还需部分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