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育才中学
坐标:29°31′12″N 106°30′39″E / 29.52000°N 106.51083°E
重庆育才中学 | |
---|---|
地址 | 中国重庆市九龙坡區谢家湾正街92號 |
邮政编码 | 400050 |
其它名称 | Chongqing Yucai Secondary School |
类型 | 公立(本部)私立(分部) |
隶属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创办日期 | 1939年 |
创始人 | 陶行知 |
学区 | ![]() |
校長 | 张和松 |
副校长 | 孙朝云、熊军、程静、陈永田、魏蓉 |
党委书记 | 谭佐龙 |
教師人數 | 约200 (专职) |
年级 | 初中至高中共六年级 |
学生人数 | 约5000(本部) |
校訓 | 求真、乐群、行知、创造 |
校色 | 蓝色 |
体育 | 排球 |
体育组织 | 排球、田径等 |
校庆 | 11月7日 |
面积 | 95,000平方米(本部) |
電話號碼 | +86 023 86051018 |
传真號碼 | 無 |
学校网址 | http://www.cqyc.com/ |
![]() |
重庆育才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庆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教学质量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全国示范试验高中。全校现有118个教学班5600余学生,办学规模较大。除位于九龙坡区的本部外,还有育才成功学校,以及雙福育才中学、鲁能育才学校、龙水湖育才中学以及重庆巴南育才实验中学,由于2021年重庆教委“民转公”政策,现只剩余重庆育才中学本部与育才成功学校高中部。本部占地233亩。现任校长为張和松。
历史[编辑]
中华民国时期(1939-1949)[编辑]
前身是1939年7月由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中学,原址位于合川市(今重庆市合川区),后于1941年迁至红岩村,抗战胜利后迁到九龙坡区谢家湾92号现地址。陶行知于从各个保育院收留的十五省流亡到后方的难童中,择优录取了具有特殊才能的六至十五岁的孩子150多人入学。学校的创办得到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重视和支持。不仅是周恩来曾亲自到育才看望全校师生,并题词“一代胜似一代”,中華民國政府領導人蒋介石、陈诚亦于1943年参观过实际上是由中共操办的育才中学,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育才成为当时重庆最具活力的学校之一。育才学校要求老师“要为整个民族利益来造就人才,要引导学生们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团结起来做自觉觉人的小先生,团结起来做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团结起来做反抗侵略的小战士”,与当时重庆另外一所贵族学校,即现在的“重庆南开中学”不同,陶行知校长指出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孩子们都从老百姓中来,还要回到老百姓中去影响教育更多的老百姓,成为人民认知进步的力量。[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50年-1965年间,重庆育才中学更名为重庆第20中学。在1966年后,重庆开始了文革和武斗,重庆育才中学由于位于谢家湾军工企业密集区,校舍遭到了严重破坏,众多学生参加武斗,导致数十名学生伤亡。在1969-1975年间,育才中学再次更名为红旗一中,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经历,取代当时被稱為“资本家摇篮”、"培养二代‘走资派’"的重庆南开中学成为重庆市委机关中学,直到1980年代后期。
改革开放时期[编辑]
进入90年代初期由于思维老化,重庆育才中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没能跟上时代,被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巴蜀中学超过,成为一个二流重点中学。90年代中期,又将名称从重庆二十中改回重庆育才中学原名,但在非官方场合依然有二十中的称呼。重庆直辖前,重庆育才中学与成都七中为四川省直属重点中学。自从2001年起,重庆育才中学经历过改革,迅速走入复苏,开始重新进入重庆市最优秀的重点中学行列,并开始大规模兴建新校舍和新校区。2004年起再次走入重庆市前五位的重点中学。[來源請求][2]
录取线分数[编辑]
重庆育才中学本部(高中部录取分数)[编辑]
- 2012年 录取线为675分(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78分)
- 2013年 录取线为674分 (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63分)
- 2014年 录取线为672分(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74分)
- 2015年 录取线为663分(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70分)
- 2016年 录取线为665分 (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42分)
- 2017年 录取线为665分 (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53分)
- 2018年 录取线为657分 (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43分)
- 2019年 录取线为663分 (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64分)
- 2020年 录取线为666分 (该年重庆联招线分数为582分) 此年其余原重庆直属中学录取线均为680左右 育才中学为其中最低
- 2021年 录取线为679.5分 (该年重庆连招分数线为558分) 育才中学录取线分数仍为原重庆直属中学中最低
校园环境[编辑]
校园文化[编辑]
育才赋[编辑]
2004年,为庆祝育才建校65周年,学校邀请许清水先生撰写赋,他欣然应允。育才中学为他提供了有关陶行知先生及其教育思想的一些书籍以及学校的相关资料。他查阅资料,研读书籍,熟悉育才历史和现状,与相关人员一道走访育才古圣寺,两三月后便拿出了《育才赋》初稿。学校组织了一些在职和离退休老师座谈讨论,还找了几个懂得“赋”的老师斟酌,经过与许清水先生反复讨论磋商,最后修改定稿,并将其制作成育才赋碑,设置在校门内行知广场的正前方。[3]
- 育才赋
- 许清水
- 群山莽莽兮,大木苍苍;
- 两江碧落兮,风气云扬;
- 先生犹在兮,万世敬仰;
- 育才亘古兮,万代流芳。
- 根生晓庄犁宫,再兴古圣凤凰;
- 念缔造之多艰兮,
- 先生奔走,日啖十粒蚕豆为粮。
- 『知行』而『行知』兮,以行为纲;
- 『三创』而『四小』兮,民生以养。
- 金声玉振,大师授课兮名流鸿儒济济;
- 风翥龙骞,伟人解惑兮经天纬皇皇。
- 天高而云淡兮,春日载阳;
- 地厚而土肥兮,桃李芬芳。
- 捐躯为国兮,慨当以慷。
- 华蓥山三次起义,
- 师生挺身躯血染沙场;
- 解放碑率先举旗,
- 同学昂头颅迎接曙光。
- 长夜既旦兮,日出东方。
- 百废待兴兮,建国正忙。
- 东部筑城,西域拓荒。
- 笔端作画,赞祖国江山多娇;
- 高声赋诗,颂人民躬耕不遑。
- 伟哉!鲲鹏展翅总理治国;
- 壮哉!蛟龙抬头栋梁兴邦;
- 鼎新革故高山仰止,
- 万代千秋源远流长。
- 承先辈宏志,创育才辉煌,
- 门楣伟岸,如凤凰举翼迎旭日东升;
- 群楼连环,似昆岗连绵昭名校气相。
- 左右鲜花烂漫,上下梧桐成行,
- 名师荟萃,献身教育事业,
- 教人求真,推崇素质教育,改革正央;
- 学子云集,钻研强国之术,
- 学做真人,倡导德才兼修,书山翱翔。
- 以人为本泽绿九畹,
- 爱满天下润碧八荒。
- 硕果累累,英才泱泱;
- 拄天人杰,举世昭彰。
- 志凌五岳,起万钧雷电风;
- 胸涵四海,为千秋大业兴旺。
- 转乾坤以造化神州,
- 追日月为国富民强。
- 侪辈后学永不怠兮,
- 励精图治,矢志报国。
- 育才精神得以永昌。
- 甲申年秋
校歌[编辑]
重庆育才中学校歌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指挥家,1939年进入育才学校音乐组学习的陈贻鑫谱曲,龚思雪作词。歌词如下:
- 中华是我的祖国,育才是我的家
- 我爱育才,我爱中华
- 我们这群,这群年轻的学子
- 快快乐乐,融融恰恰
- 不分你,不分我,不分他
- 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长大
- 永远奔赴一个理想
- 爱满天下
- 中华是我的祖国,育才是我的家
- 我爱育才,我爱中华
- 我爱中华
知名教师[编辑]
文学家郭沫若、诗人艾青、音乐家贺绿汀、范继森、历史学家翦伯赞、戏剧家章泯、美术家陈烟桥、张望、舞蹈家戴爱莲等
八十周年校庆[编辑]
重庆育才中学于2019年10月举行了八十周年校庆,详情参阅八十周年校庆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知名校友[编辑]
- 李鹏——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務院總理、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 陈贻鑫——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音乐家
- 杜鸣心——著名指挥家
- 张晓兰——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 李发伸——兰州大学校长,物理学专家
- 石应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 尹泽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
- 伍必端——著名版画家
- 卞祖善——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 涂建华——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 宋建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4]
- 丁程鑫——時代少年團成員
- 敖子逸——歌手、演員
- 余宇涵——现任TF家族成员、艺人
- 刘美彤——演员
参考资料[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