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白雲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鐵白雲石
基本資料
類別[[碳酸鹽礦物 ]]
化学式Ca(Fe,Mg,Mn)(CO
3
)
2
晶体分类菱面体晶类
晶体空间群R3
晶胞a = 4.8312(2)
c = 16.1663(3) [Å]; Z = 3
性質
顏色棕色、黄色、白色;透射光下为无色
晶体惯态晶体菱形,,有弯曲或马鞍状的平面,棱柱至扁平状,或假斜方晶体,圆柱状、颗粒状、块状
晶系六方晶系
雙晶简单双晶
韌性/脆性性脆
莫氏硬度3.5–4
光澤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至半透明
比重2.93–3.10
光學性質一轴晶(-)
折射率nω = 1.690 - 1.750 nε = 1.510 - 1.548
双折射δ = 0.180 - 0.202
色散率

鐵白雲石(英語:Ankerite[1]是一種含鈣,鐵,鎂,錳,的菱形]]碳酸鹽礦物]],具化學公式Ca(Fe,Mg,Mn)(CO32。 在組成中,它與白雲岩石密切相關,但其中鎂被不同量的鐵(II)和錳代替。 它與白雲岩錳白雲石形成固溶體系列[2]。鐵白雲石晶體學和物理特徵類似於白雲石和菱铁矿。 具完整的菱形裂解理面, 其夾角為73°48'。硬度為3.5至4,比重為2.9至3.1。 顏色為白色,灰色或紅色至淡黃色。

鐵白雲石於1825被W. von Haidinger年被鑒定認為新礦物,並以奧地利礦物學家施蒂里亞的Matthias Joseph Anker(1771-1843)的名字命名[3]

成因产状[编辑]

鐵白雲石和錳白雲石產於在變質的鐵石和含帶狀鐵層的沈積岩中。 它也產於在火成碳酸鹽岩中。 在沉積物中,它是經由熱液作用而沉積出來的原生或成岩礦物[4]。 它是白雲岩和錳白雲石 固溶體系列礦物質之一。 過去曾被稱爲棕色-晶石,珍珠-晶石和苦味晶石.共伴生矿物有白云石菱铁矿。已知產地在塔斯馬尼亞州鄧達斯的塔斯馬尼亞州西部[5]

参见[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Warr, L.N. (2021). "IMA–CNMNC approved mineral symbols". Mineralogical Magazine. 85 (3): 291–320. Bibcode:2021MinM...85..291W. doi:10.1180/mgm.2021.43. S2CID 235729616.
  2. ^ Ankerite on Mindat.org
  3. ^ Ankerite on Mindat.org
  4.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5. ^ One or more of the preceding sentences incorporates text from a publication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Spencer, Leonard James (1911). "Ankerite". In Chisholm, Hugh (e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2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