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區
坐标:25°02′00″N 121°51′56″E / 25.033409°N 121.865676°E
雙溪區 Shuangxi District 舊稱:頂雙溪 | |
---|---|
市轄區 | |
![]() | |
坐标:25°00′35″N 121°50′03″E / 25.0097°N 121.8342°E | |
國家 | ![]() |
上級區劃 | 新北市 |
下級區劃 | 12里228鄰 |
政府 | |
• 區長 | 林銚傑(雙溪區區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46.2484 平方公里(56.4668 平方英里) |
海拔 | 348 公尺(1,142 英尺) |
人口(2023年4月)(3,603戶) | |
• 總計 | 8,033人 |
• 排名 | 25 |
• 密度 | 54.9人/平方公里(142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227 |
戶政資料代碼 | 65000250 |
毗鄰 | 瑞芳區、平溪區、坪林區、貢寮區;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 |
網站 | http://www.shuangxi.ntpc.gov.tw/ |
雙溪區(臺灣話:Siang-khe-khu)為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新北市東部,北鄰瑞芳區,東鄰貢寮區,南鄰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西鄰坪林區、平溪區。雙溪區境內多山,是台灣極少數汞礦的產地,由北側牡丹溪及西側平林溪在該區市區內、雙溪老街商圈旁交會而成雙溪河口,因而得名。
歷史沿革[编辑]
雙溪區於清治時期,曾先後隸屬於基隆廳和淡水縣,日治時期之後改隸於台北縣頂雙溪辨務署及部分屬於景尾辨務署。1909年,改為台北廳頂雙溪支廳,1920年自三貂堡和文山堡的部分庄成立雙溪庄,稱作台北州基隆郡雙溪庄。
1945年二戰結束後,設臺北縣基隆區雙溪鄉,後來在基隆市獨設為省轄市之後,撤銷基隆區署,稱為臺北縣雙溪鄉。2010年底五都升格,改制新北市雙溪區。
連、莊兩大家族是清治時期雙溪舉人貢生的出處:
- 舉人:生員連日春,師事陳維英,光緒2年舉鄉試。
- 舉人:生員江呈輝,師事連日春,噶瑪蘭儒學。
- 附貢、生員、太學生:莊金波,噶瑪蘭儒學。
- 拔貢、廩生、生員:莊廷燦,龍溪縣學、宜蘭縣儒學。
- 太學生:連茂生、連金波、連碧桐。
地理[编辑]
雙溪區北以草山、大平林山與瑞芳區交界,西接平溪區,南以海拔四百到八百公尺不等伏獅山脈海與坪林區相鄰,東則以雙溪川中游的長潭為分斷點和貢寮區為界,東南以雪山山脈北段鶯子嶺與宜蘭縣交界。海拔最高點是鶯子嶺的847公尺,最低點不到50公尺,多丘陵地形。[1]
水文[编辑]
雙溪區境內有平林溪與牡丹溪兩條主要溪流,平林溪發源於本區之海拔約四百公尺盤山坑山區,經柑腳、外柑腳、上林、平林到雙溪里,與牡丹溪匯流成雙溪河。牡丹溪又名武丹坑溪,發源於三貂武丹坑。雙溪河亦稱雙溪川,曲折東南行約二公里接丁子蘭溪,入貢寮區以後形如大河。
北勢溪發源於雙溪區泰平里,三方向山之北麓,有三條支流會合於後寮子,乃翡翠水庫之集水區最上源。
設施[编辑]
- 地震測站:
- 泰平
- 雙溪國小泰平分校
- 雙溪國小
- 牡丹國小
- 雙溪
人口[编辑]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6,239 | — |
1986 | 14,325 | −11.8% |
1991 | 12,145 | −15.2% |
1996 | 10,721 | −11.7% |
2001 | 10,483 | −2.2% |
2006 | 9,986 | −4.7% |
2011 | 9,555 | −4.3% |
2016 | 9,074 | −5.0% |
2021 | 8,235 | −9.2%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8-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根據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2年底雙溪區戶數約3.6千戶,人口約8.1千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行政區分別是牡丹里與三港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499人與347人[2]。
![]() | 由于已知的安全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政治[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 鄉長時期
屆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曹清富 | |
2 | 曹清富 | |
3 | 林明傳 | |
4 | 林明傳 | |
5 | 連壁光 | |
6 | 連錦祥 | |
7 | 連錦祥 | |
8 | 曹正男 | |
9 | 洪進益 | |
10 | 林慶麒 | |
11 | 林慶麒 | |
12 | 簡華祥 | |
13 | 簡華祥 | |
14 | 林讚枝 | |
15 | 林讚枝 |
- 區長時期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陳世銘 | |
2 | 胡合鎔 | |
3 | 陳奇正 | |
4 | 劉新民 | |
5 | 藍瑞珉 | |
6 | 林銚傑 |
區政組織[编辑]
雙溪區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雙溪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新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4]。
行政區劃[编辑]
- 雙溪里、新基里、共和里、三港里、平林里、上林里、外柑里、長源里、三貂里、牡丹里、魚行里、泰平里
警政治安[编辑]
-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瑞芳分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0
- 瑞芳分局交通分隊
- 雙溪分駐所
- 柑腳派出所
- 牡丹派出所
- 太平派出所
- 平林派出所
礦產[编辑]
雙溪區的礦業活動,大都集中在牡丹、三貂、外柑、長源等四個村落。
煤礦
- 雙溪區大部分地區地質屬野柳群,而與平溪區交接處屬瑞芳群,但本區的瑞芳群石底層已近煤盆邊緣,經濟價值不高。但雙溪區重要煤層,乃屬野柳群的木山層,為臺灣三大煤層之最下層,年代古老煤質熱量高,含硫量又比金山煤田者低,煤質可謂冠於全臺。
汞礦
- 雙溪區之平林附近產辰砂礦(Cinnabar 化學成分HgS),在雙溪火車站西方,日治時期1911年因農民耕作而發現後,曾數度開採至1945年,最高曾年產水銀數百公斤,后礦源衰竭而停採,終戰後雖欲恢復開採均未成功。 另外台灣辰砂礦,亦發現於金瓜石礦區第一長仁礦場及福益三坑、北投福興寮附近安山岩與七星山與小觀音山交界之鞍部附近。[5]
金礦
- 雙溪三貂里的牡丹坑金礦,開採過程曲折。牡丹坑金礦在日治時期初期,最早由連培雲、周步蟾與尤枝,以原礦一四一八號獲准開採,可是隨後即因資金短缺,1899年(明治32年)礦權轉讓給木村久太郎(1866~1936)。[6]
- 木村組初期經營不利,直到1901年(明治34年)發現久盛坑豐富金礦脈,慘淡情況瞬間改善,隨即又陸續發現榮盛坑、山神坑等礦脈,但此時金礦坑夫僅約210名,與金瓜石、九份的藤田組、田中組,仍相距甚遠。[7] 木村組於牡丹坑,投入鉅資,設置製鍊場、水力發電廠等,但牡丹坑的礦石產量不如預期。1913年(大正2年),木村組越界採金,致田中組鉅額索賠,木村組便將牡丹坑賣予田中組退出經營。[8] 1917年(大正6年),木村久太郎轉戰北海道煤礦,成立木村組釧路炭礦,至1920年(大正9年)與三井礦山釧路炭礦合併。[9]
交通[编辑]
鐵路[编辑]
客運[编辑]
- 新北市公車
- 國光客運 780 雙溪─盤山坑
- 國光客運 781 雙溪─長源
- 國光客運 782 雙溪─柑腳
- 新北市免費公車
- 新北市新巴士 F811 澳底醫療救護站─貢寮環保公園
- 新北市新巴士 F812 十三層老樹─內盤山
- 新北市新巴士 F813 雙溪─瑞芳
- 新北市新巴士 F815 雙溪火車站─灣潭
- 新北市新巴士 F816 澳底醫療救護站─基隆火車站
- 新北市新巴士 F823 分水崙─福隆火車站
- 新北市新巴士 F823區 南山社區─東興宮
公共自行車[编辑]
公路[编辑]
台2丙線:基福公路。向外聯絡平溪區與貢寮區(截彎取直舊北38線與
市道102號)。
市道102號:瑞雙公路、雙福公路 (非截彎取直路線)。向外聯絡瑞芳區九份與貢寮區。
北37線:侯牡公路:向外聯絡瑞芳區侯硐。
北38線:魚行道路:向外聯絡貢寮區。
北39線:丁蘭產業道路。
- 雙泰產業道路:接宜蘭縣大溪地區。
教育[编辑]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 新北市立雙溪高級中學(綜合高中、完全中學(含國中、高中部))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圖書館[编辑]
- 新北市立圖書館雙溪分館
旅遊[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地理生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北市雙溪區公所
- ^ 幸福人生-人口計算機.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組織系統圖. 新北市雙溪區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中文(臺灣)).
-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辰砂Cinnabar》.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 臺灣日日新報《蘭陽隨轅記(五)牡丹坑回顧》1916年2月23日
- ^ 臺灣日日新報《牡丹坑礦》1902年3月21日
- ^ 張藝曦《日治時期金瓜石礦山史研究-明治大正年間》[永久失效連結]
- ^ 釧路産炭地域總合發展機構《釧路市産炭史》. [2015-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外部連結[编辑]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雙溪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雙溪區 |
|
臺灣地理區劃 | ||||||||||||||||||
---|---|---|---|---|---|---|---|---|---|---|---|---|---|---|---|---|---|---|
行政區域 (直轄市·縣·市) |
臺東縣 花蓮縣 |
宜蘭縣 | 基隆市 | 臺北市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市 新竹縣 |
苗栗縣 | 臺中市 | 南投縣 | 彰化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嘉義縣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連江縣 | |
都會區 | —— | 臺北 大都會區 |
桃園中壢 大都會區 |
新竹 次都會區 |
—— | 臺中彰化 大都會區 |
—— | 嘉義 次都會區 |
臺南 大都會區 |
高雄 大都會區 |
—— | |||||||
地理區域 | 二分法1 | 臺灣東部 | 臺灣西部 | 外島4 | ||||||||||||||
四分法2 | 東臺灣 | 北臺灣 | 中臺灣 | 南臺灣 | 金馬5 | |||||||||||||
六分法3 | 花東 | 北北基宜 | 桃竹苗 | 中彰投 | 雲嘉南 | 高屏澎 | ||||||||||||
其他分法 | 宜花東6 | 北北基桃 | 竹苗 | 中投 | —— | 嘉雲 | 南高屏 | 澎金馬 | ||||||||||
註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