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關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雙關是一種修辭方法,利用谐音或借义,使一个句子可以理解成多种意思。[1]
諧音雙關[编辑]
利用相近字词的谐音构成多种含义。
示例[编辑]
- 汉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卻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末句),「晴」字和「情」字谐音,字面意思是天气反复无常,借指感情让人无法捉摸。
- 英语:A bicycle can't stand on its own because it is 「too tired」.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自行车自己不能直立放置,因为它只有两个轮胎(too-tired)。而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这辆自行车用了很长时间,它现在太累了(too tired),两者发音同音。
諧義雙關[编辑]
利用同一个词的多种意思造成一个歧义句。比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可以算是双关语。有时这类双关语被看做一种比喻。
- 古汉语: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 「心」原指「燭芯」,雙關「人心」。「淚」原指「燭淚」,雙關「人淚」。
- 英語:「That's the power of 10」既可以指「這就是10的次方」也可以指「這就是10個人的力量」(TED的影片[2])
句義雙關[编辑]
屬於「諧義雙關」的一種,一句話或一段文字雙關到兩三種事物。
参考文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