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山 (台灣古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雞籠山
漢字 雞籠山
白話字 Ke-lâng-soaⁿ
Koe-lâng-soaⁿ
臺羅拼音Ke-lâng-suann
Kue-lâng-suann
別稱
漢字 雞頭籠
白話字 Ke-thâu-lâng
Koe-thâu-lâng
臺羅拼音Ke-thâu-lâng
Kue-thâu-lâng

雞籠山,又稱雞頭籠,是古代中國台灣島的稱呼,記載於《明史·外國傳》卷三百三十二。雞籠山事實上是台灣北部地區的地名,非全島之稱。明清時沿海者,利用島嶼作為航行指標,因島嶼在海上看似山型,稱之為山。

日治時期學者認為其名稱源自北部平埔族語言的單字Kietangarang,即「」之意,並以臺語音譯漢字「雞頭籠」,後來省略為Kieran,才又音譯為漢字「雞籠」,並後綴了在臺語地名中帶有海島之意的山字。[1]然而,今日台灣史學者翁佳音提出異議,指出當時基隆一帶的平埔族自稱是巴賽族,而非凱達格蘭,反而西、荷人地圖上所標之地名更接近臺語「雞籠」之音,故此名稱來自漢人所取。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台灣地名研究》,安倍明義,76頁-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