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利亞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1705年荷蘭外交官Nicolaes Witsen繪制的韃靼利亞地圖
韃靼利亞(拉丁語:Tartaria)並非一個國家,而是中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人對於 中亞的裏海至東北亞韃靼海峽一帶的稱呼,尤指蒙古帝國没落後泛突厥人和蒙古人等遊牧民族散居的區域,在當時的語境下包括中亞諸汗國、天山南北路、突厥诸部、蒙古諸部、滿洲等。「韃靼利亞」是歐洲探險家繪制的地圖裡常用的地理用詞。
在歐洲文獻裡有時將「China」理解為漢人聚居的關內十八省,而將元、明、清朝境內北部的蒙古族和滿族列入「韃靼利亞」之中,兩者並列。譬如法國傳教士古伯察在1857年出版的《Christianity in China, Tartary, and Tibet》有言「在印度,拜火的摩尼教徒被印度教徒驅逐,最終在Tartary、Tibet和China的人民之中苟延殘存。」[1]
另見[编辑]
引用文獻[编辑]
- ^ Huc, Évariste Régis(1857), Christianity in China, Tartary, and Tibet, page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