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音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调音方法 |
氣流機制 |
---|
參見 |
响音,與阻礙音相對,指发音时向出氣流不受阻礙直接衝出口腔,並不受干擾而產生湍流。因此,響音的音能夠持續,而音階不變(阻礙音中的塞音氣流因聲腔氣壓上升氣流一下子衝出發音,故無法持續。)响音都能自成音节。通常包括鼻音、近音、閃音、顫音、元音。在聲音響度中,所有響度比擦音大的都是響音。有時候會用共鳴音這個名稱稱呼響音,而響音則用來指非元音和半元音的共鳴音。但這種用法正日漸被淘汰。
中国古代称响音声母为「次浊音」、「清浊音」。
響音範例[编辑]
在許多語言的響音記錄裡包含有下列的語音:兩個鼻音 /m/, /n/、兩個半元音 /w/, /j/,及兩個流音 /l/, /r/。
英語音系學含有下列的響音輔音音素:/l/, /m/, /n/, /ŋ/, /ɹ/, /w/, /j/[1].
參看[编辑]
註釋[编辑]
- ^ UCL DEPT OF PHONETICS & LINGUISTICS, (September 19, 1995), Sampa for Englis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May 25 2007.
參考文獻[编辑]
- Ladefoged, Peter;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ISBN 0-631-19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