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俄語:Цвет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阿拉伯语:ثورة ملونة),政治术语,是指1980-2010年代在中亞和东欧等國家舉行全國選舉後,由於選舉不透明、選舉舞弊或其他政治事件而引起的人民大規模抗議運動,並非全都是政治學的革命。[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和越南等国[2]則指控颜色革命是“美国等国干预他国政权更迭的手段”[3]。
消歧义[编辑]
而本條目所謂的「顏色」,是指1980年代以來以顏色或花卉命名的抗議運動,參與者也以該顏色或花卉為標誌。
此外,亦有其他概念常与本条目所指相似,例如:
革命黨人以顏色冠名一場革命,由來已久,尤以共產主義者為先驅。1917年由共產派系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就稱為「紅色革命」,[4]1928年中國共產黨的黨大会號召「红色政权」帶領中國民主革命、民族革命。[5]1968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把它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技术转让計劃命名為绿色革命並說:「(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菲律賓的)农业產量进步已孕育一場新革命的雛型。这不是像苏联那样暴力的红色革命,也不是像伊朗国王那样的白色革命。我称之为绿色革命。”[6][7]
特質[编辑]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学者A.Polese & D.O Beachain (2011) 指出顏色革命的共有特質為:
- 政權在人民中沒有支持度,而只有人民「敢怒不敢言」的沉默(acquiescence)。[1]
- 抗議陣營有廣大人民的認受性,舉凡街頭游行都有數以萬計人參與,這也是颜色革命區別於少數軍人軍事政變之處。[1]
- 抗議陣營最初打算在選舉裡把執政政府擊敗以達成政黨輪替,但又估計執政政府會選舉舞弊以扭曲投票結果,所以抗議陣營在選民投票後馬上票站調查以統計較為真實的投票結果。[1]
- 以非暴力抵抗包裝,以博取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同情,亦能藉指控「執政政府的暴力驅趕」上位。[1]
中国政治学者张西明认为,颜色革命是美国制造他国政权更迭、从而推广他国“美国化”、确保单极霸权无可动摇的重要工具[8]。亦有中国学者表示,“颜色革命”已逐渐成为威胁第三世界国家政权安全的最大动荡源,是西方大国为其利益操纵的,冠以“革命”之名、颠覆他国政权、制造“可控混乱”的政治武器。终将把“国家和民众带向灾难的深渊”[9]。
歷史發展[编辑]
1980-2000年代的顏色革命大多發生在前苏联傳統勢力範圍的東歐和中亞,俄羅斯政府認為此等革命的目的是壓縮俄國勢力範圍,並指責此等革命由美国煽動和資助。[10]。2010年代民粹主義興起,颜色革命特徵的抗議活動也開始出現在許多傳統上被認為是具備一定民主的國家,例如2021年美国国会大厦遭冲击事件有颜色革命的特徵。[11]
21世紀以來,有以社群網路串聯全世界聲援,颜色革命的抗爭技巧日趨變化。[12]2000年推翻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维奇的學生組織Otpor!,其成員成立教育機構非暴力行動與戰略應用中心輸出革命經驗。一些受指導的機構在格魯吉亞、烏克蘭、敘利亞占領的黎巴嫩、馬爾代夫和埃及成功革命,令執政政府下台。[13][14]
批評[编辑]
俄羅斯政府認為颜色革命是“專注於製造破壞穩定的美國和歐洲的新戰爭方法,以其他國家的革命作為一種以低成本和最小傷亡服務於其安全利益的手段”[15]。俄羅斯政府官員,如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和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將顏色革命描述為外部推動的行為[16][17],其明確目標是影響破壞俄羅斯的穩定,代表了一種新的戰爭形式[18][19]。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曾表示,俄羅斯必須防止顏色革命:“我們看到了所謂顏色革命浪潮導致的悲慘後果。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教訓和一個警告。我們應該做一切必要的,以便在俄羅斯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政策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稱,“反華勢力從未放棄在我國煽動‘顏色革命’的企圖”[21]。中国政治学者张西明认为,颜色革命是美国制造他国政权更迭、从而推广他国“美国化”、确保单极霸权无可动摇的重要工具[8]。亦有中国学者表示,“颜色革命”已逐渐成为威胁第三世界国家政权安全的最大动荡源,是西方大国为其利益操纵的,冠以“革命”之名、颠覆他国政权、制造“可控混乱”的政治武器。终将把“国家和民众带向灾难的深渊”[9]。
列表[编辑]
主要指以下这些革命:
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
菲律賓的黃色革命。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又译“丝绒革命”。指東歐劇變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鹅绒革命”也成为非暴力的通过和平方式更迭政权的代名词。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天鹅绒革命”类型。)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推土機革命(又稱黑色革命。)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格鲁吉亚盛产玫瑰,故得名。)
烏克蘭的栗子花革命(又稱「橙色革命」,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市花是橙色的栗子花。2004年民眾抗議第二輪投票選舉舞弊,最終選舉重新舉行,並選出親歐盟的政府。)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伊拉克民众选举时,涂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
黎巴嫩的雪杉革命(雪杉为黎巴嫩国树。)
白俄羅斯的牛仔褲革命。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又稱黄色革命、「檸檬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市花是黄色或柠檬色的迎春花,发生革命的时间正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故称黄色革命,或者柠檬色革命)與2010年吉爾吉斯革命。
哈萨克斯坦的黃色革命(吉爾吉斯黃色革命後,哈薩克反對派效仿並以黃色為標誌。)[22]
緬甸的反軍政府運動又稱為番紅花革命或袈裟红革命。
摩尔多瓦的葡萄革命。
伊朗的绿色革命(前總理及2009年伊朗總統候選人米尔-侯赛因·穆萨维用绿色作为竞选颜色,因而示威群众大多身穿绿衣或者佩戴绿色得名。)
- 阿拉伯國家的阿拉伯之春。(除
突尼西亞外均未能成功,导致阿拉伯之冬。定義有爭議,因為這些獨裁政府不少原本是親美和親西方的政權,如
突尼西亞、
埃及、
葉門、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2011年年初因為警方取締攤販不慎而意外爆發,因茉莉花為突尼西亞國花而得名,總統本阿里下台並流亡到沙特阿拉伯,之後對中東和北非地區產生影響亦稱為阿拉伯之春)。
埃及的埃及革命。
北馬其頓的多彩革命。
亞美尼亞的2018年亞美尼亞示威。
香港的雨傘革命和反送中運動。[23]
委內瑞拉的總統與議長地位危機被視為顏色革命。
白俄羅斯的拖鞋革命被視為顏色革命。
緬甸的2021年缅甸反军事政变示威被視為顏色革命。[24]
相关条目[编辑]
相關作品[编辑]
- 紀錄片
參考文獻[编辑]
- ^ 1.0 1.1 1.2 1.3 1.4 Polese, Abel; Beachain, Donnacha O. The Color Revolution Virus and Authoritarian Antidotes: Political Protest and Regime (PDF). Demokratizatsiya. 2011, 19 (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8-01).
- ^ Nhận thức đúng bản chất của cái gọi là "cách mạng sắc màu". Tuyen Giao (Propaganda and training). 21 October 2021.
- ^ Bolt, Paul J.; Cross, Sharyl N. Emerging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hallenges: Color Revolutions, Cyber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Terrorism, and Violent Extremism. China, Russia, and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Geo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9780198719519. OCLC 993635784. doi:10.1093/oso/9780198719519.003.0005.
- ^ Hoben, Lindsay. Threats of Revolution. Current History (New York). 1931, 35 (3).
Communists who carried through the Red revolution in Russia in 1917
-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选集》(第1卷). 192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3).
- ^ Gaud, William S. The Green Revolution: Accomplishments and Apprehensions. AgBioWorld. 8 March 1968 [8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In May 1967 Pakistan[...]. India [..]. Turkey [..]. The Philippines [...]. These and other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contain the makings of a new revolution. It is not a violent Red Revolution like that of the Soviets, nor is it a White Revolution like that of the Shah of Iran. I call it the Green Revolution.
- ^ 潘瑞炽. 水稻的光能利用. 《广东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76.
「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绿色革命』的目的,是要掩盖阶级矛盾、麻醉人民不起来革命、与被压迫人民『红色革命』相到抗
- ^ 8.0 8.1 美国发动“颜色革命”的十大手法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张西明 清华大学党建网 2006.09.06
- ^ 9.0 9.1 西方大国操纵“颜色革命”的心态与手法——挥之不去的历史阴霾田文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11 04:48
- ^ 王海运. 中俄如何联手应对“颜色革命”. 環球時報. 2014-11-20 [2020-11-14].
- ^ 川普讓美國成了笑柄 (中文(中国大陆)).
- ^ https://www.twreporter.org/a/thailand-student-protest-3
- ^ 埃及从推翻米洛舍维奇的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中國權利在行動. 2013-06-04 [202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中文(中国大陆)).
- ^ Rosenberg, Tina. Revolution U. Foreign Policy. [202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语).
- ^ Cordesman, Anthony, Russia and the "Color Revolution",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8 May 2014
- ^ Compare: (RUS) "Путин: мы не допустим цветных революций в России и странах ОДКБ." vesti.ru, 12 April 2017 - "Власти РФ не допустят цветной революции в стране и странах ОДКБ, сказал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в эксклюзивном интервью телеканалу 'МИР'." [The authoritie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ill not allow a colour revolution in the country of in the counties of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sation, said the President of Russia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the television channel 'MIR'.]
- ^ Leontyev, Mikhail. Lavrov, Shoigu and the General Staff: on the "color revolutions", Ukraine, Syria and the role of Russia Лавров, Шойгу и Генштаб: о «цветных революциях», Украине, Сирии и роли России. Odnako (Пресс код,Press Code). 2014-05-23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 ^ Gorenburg, Dmitry, "Countering Color Revolutions: Russia's New Securit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Russian Military Reform, 15 September 2014
- ^ Flintoff, Corey, Are 'Color Revolutions' A New Front In U.S.-Russia Tensions?, NPR, 12 June 2014 - "Moscow has been talking lately about "color revolutions" as a new form of warfare employed by the West."
- ^ Korsunskaya, Darya. Putin says Russia must prevent 'color revolution'. Yahoo. Reuters. 20 November 2014 [20 November 2014].
- ^ 中文:{{{1}}}.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中国的军事战略 (Report). 中文:{{{1}}}. 2016-05-26. 已忽略未知参数
|script-quote=
(帮助) - ^ 哈萨克大选后政治走向:颜色不易改 国姓也难移_经济时评_财经纵横_新浪网. finance.sina.com.cn. [2020-11-14].
- ^ ‘World is watching’: US reaction points to Hong Kong as a ‘color revolution’
- ^ 筆下風雲:似曾相識 緬甸重現. 東網. [2021-04-08].
- ^ 博客來書籍連結
外部链接[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