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伊布都
本条目部分链接不符合格式手冊規範。跨語言链接及章節標題等處的链接可能需要清理。(2015年12月11日) |
颱風伊布都 Typhoon Imbudo(英語) |
|||||||||||||||||||||||
---|---|---|---|---|---|---|---|---|---|---|---|---|---|---|---|---|---|---|---|---|---|---|---|
|
|||||||||||||||||||||||
颱風伊布都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2003年7月17日 | ||||||||||||||||||||||
消散日期 | 2003年7月25日 | ||||||||||||||||||||||
最低氣壓 | 935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240 km/h | ||||||||||||||||||||||
影響 | |||||||||||||||||||||||
財產損失 | 約5,800萬美元 | ||||||||||||||||||||||
死傷人數 | 55死、3人失蹤、數百人受傷 | ||||||||||||||||||||||
影響地區 | ![]() ![]() ![]() ![]() ![]() |
||||||||||||||||||||||
路徑圖 | |||||||||||||||||||||||
颱風路徑圖 | |||||||||||||||||||||||
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颱風伊布都(英语:Typhoon Imbudo,國際編號:030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rurot)為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七個被命名的風暴。「伊布都」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思是「水管」。
由於伊布都在菲律賓、中國大陸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伊布都」的名字在風季後被退役,由「莫拉菲」替代。
目录
發展過程[编辑]
此條目或章節需要清理並重寫,以符合維基百科太平洋颱風季熱帶氣旋的結構品質標準。 請盡量協助量改善此條目。有關太平洋颱風季條目的品質標準,請參考太平洋颱風季編輯指南。 |
伊布都於7月17日在關島西南約730公里處發展為一個熱帶低氣壓,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動,當晚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7月19日清晨再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翌日清晨進一步增強為颱風。
伊布都增強為颱風後在7月22日於菲律賓伊莎貝拉省迪娜皮圭登陸,並在當晚進入南海。7月24日早上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博賀鎮附近登陸,並在當日下午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7月25日清晨在內陸繼續減弱為熱帶風暴,當日中午再減弱為低壓區。
影響[编辑]
菲律賓[编辑]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四號風暴信號
呂宋[编辑]
伊布都在橫過呂宋期間引致22人死亡及數百人受傷,超過14,000人需要遷離家園,部分地區的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大量農作物被洪水淹沒,農作物損失超過3,500萬美元。當地氣象部門一度發出四號風暴信號,表示當地風力大於每小時185公里。
臺灣[编辑]
7月21日,於菲律賓東部增強為中度颱風。伊布都繼續向西北偏西移動並影響台灣近海,因此中央氣象局於21日晚上8時半發佈海上颱風警報,至23日解除警報。
香港[编辑]
-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
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 最接近當地時間:7月24日凌晨5時
- 最接近當地方位及距離:香港之西南約280公里
香港天文台在7月22日晚上8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1],當時伊布都位於香港之東南約760公里(當時天文台才在前一晚取消為強烈熱帶風暴天鵝發出的一號信號,令一號信號相隔僅一天再度發出)。由於伊布都移動快速,且初期預測相當接近香港,因此天文台剛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後的首篇熱帶氣旋警報中便罕有地指翌日日間會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更表示明晚不排除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隨著伊布都移近香港,香港風力逐漸增強[2],天文台於7月23日下午1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3],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400公里。而副熱帶高壓脊較預期強,其引導氣流使伊布都改以一個相對偏西的路徑移動,橫過南海北部,但其繼續移近香港,開始吹東北烈風,天文台在晚上8時40分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宣佈預計晚上10時40分或以前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於晚上10時40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4],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西南偏南約310公里。伊布都與香港的距離比預期中遠,在7月24日凌晨5時左右最接近香港,當時它位於香港西南約280公里[5]。香港廣泛地區受烈風影響[6][7],離岸海域及高地更吹暴風。由於風向轉變,天文台在7月24日凌晨5時15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8]。天文台於7月24日凌晨4時23分至24分錄得的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為997.5百帕斯卡。
香港天文台在早上8時15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9],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280公里。隨著伊布都當日早上於陽江附近登陸,港內風勢開始減弱,天文台在下午12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以西約310公里。[10]。
在伊布都的吹襲下,香港一名男子被強風從6米高的工作台上吹倒墜海死亡。市面發生多宗高處墮物及83宗大樹倒塌事故,共導致11人受傷。一艘開往澳門的噴射船在大嶼山附近海面遭遇巨浪,船上18名乘客及4名船員受傷。另一艘大陸貨船因機件失靈,在大亞灣附近海面漂流,16名船員由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救出。香港機場有超過20班航機取消及十多班航機延誤,往離島的小輪以及部份巴士線亦一度停止服務。
改發信號的批評[编辑]
天文台在7月23日下午1時40分才發出三號信號,但是改發三號信號前,香港普遍已吹強風,離岸海域及高地吹烈風。 晚上10時40分才發出八號信號,但是在當晚10時正開始,部分地區(長洲、機場及西貢)已受烈風影響,顯示天文台遲發三號和八號信號。
而天文台在改發三號信號取代八號信號,以及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時間均被批評過早。7月24日清晨,伊布都最接近香港(西南約280公里),長洲持續吹暴風。香港天文台在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後表示「預料伊布都將於短期內開始移離本港,屆時對香港威脅將有所降低」,但當時伊布都正處於最接近香港的位置,長洲[11]、機場[12]及西貢等多處地區仍然吹烈風或暴風。天文台在早上8時15分突然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伊布都仍處於最接近香港的位置(西南偏西約280公里),長洲風速剛回落至烈風,而機場仍間中吹烈風,且正值上班繁忙時間,上班一族要在2小時內回到辦公地點,對公共交通工具需求構成龐大壓力。[13][14]有市民指天文台改發信號的時間引致市民不便[15][16]。市民質疑天文台有意在上班時間前取消八號風球,以免被商界指責「造成巨額經濟損失」[17]。而到中午12時40分取消熱帶氣旋警告時,當時澳門剛改掛三號風球,香港廣泛地區,包括長洲、機場、西貢、流浮山的風勢仍達強風程度,強風持續到晚上才減弱[18]。十年後的超強颱風尤特,天文台再犯同一錯誤。
澳門[编辑]


-

67

-

-

-

94

94

95

-

81

-

-

-



備註:熱帶氣旋年報並無區分友誼大橋為北峰或南峰,故風速相同。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在7月22日晚上9時15分懸掛一號風球,當時伊布都位於澳門東南約750公里。隨著伊布都移近澳門,澳門風力逐漸增強,氣象局於7月23日下午2時改掛三號風球。當晚伊布都繼續移近澳門,三號風球僅維持4小時半,氣象局在下午6時半改掛八號東北風球,比香港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的時間還要早超過4小時。伊布都在7月24日上午10時左右最接近澳門,當時它位於澳門以西約200公里。由於風向轉變,氣象局在7月24日上午5時半改掛八號東南風球。隨著澳門境內風力逐漸減弱,氣象局在中午12時半改掛三號風球,其後氣象局於同日晚上7時除下所有風球。
雨量[编辑]
站名稱 | 懸掛颱風信號期間之總雨量(毫米) |
---|---|
大潭山站(氹仔) | 15.0 |
友誼大橋 | |
嘉樂庇總督大橋 | |
澳門污水處理廠 | 16.8 |
中国大陆[编辑]
廣東[编辑]
- 該省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黑色預警信號
在廣東省一度向部分地區發出黑色颱風預警信號,據中國氣象監測部門指出,伊布都登陸時中心風力達到最高級的12級。在颱風登陸後,在廣東省多處地方帶來大暴雨和造成土崩[19],導致20人死亡,3人失蹤,接近6,000間房屋倒塌和超過1,000萬公頃的農作物被損。受災人數超過740萬,直接經濟損失逾19億人民幣(約2,340萬美元)。另外,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共有16班機航取消,54班航機延誤。
廣西[编辑]
在廣西,有12人被樹木砸死或被雷電擊死,另有395萬人受災,3600人被緊急轉移,財產損失達4.5億元人民幣[20]。颱風伊布都對農作物、交通、民航造成影響。粵西的廉江和羅定下了冰雹和暴雨,部分農作物受損,並造成一定人員傷亡。
熱帶氣旋信號使用記錄[编辑]
香港[编辑]
![]() |
||
---|---|---|
上一熱帶氣旋 | ![]() 2003.07.22 20:20 - 2003.07.23 13:40
|
下一熱帶氣旋 |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 颱風科羅旺 | |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 ![]() 2003.07.23 13:40 - 2003.07.23 22:40
2003.07.24 08:15 - 2003.07.24 12:40 |
颱風科羅旺 |
颱風玉兔 | ![]() 2003.07.23 22:40 - 2003.07.24 05:15
|
熱帶風暴圓規 |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 ![]() 2003.07.24 05:15 - 2003.07.24 08:15
|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 ![]() ![]() ![]() ![]() 2003.07.23 22:40 - 2003.07.24 08:15
|
強颱風杜鵑 |
澳門[编辑]
![]() |
||
---|---|---|
上一熱帶氣旋 | ![]() 2003.07.22 21:15 - 2003.07.23 14:00
|
下一熱帶氣旋 |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 颱風科羅旺 | |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 ![]() 2003.07.23 14:00 - 2003.07.23 18:30
2003.07.24 12:30 - 2003.07.24 19:00 |
颱風科羅旺 |
颱風尤特 | ![]() 2003.07.23 18:30 - 2003.07.24 05:30
|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 ![]() 2003.07.24 05:30 -2003.07.24 12:30
|
颱風派比安 |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 ![]() ![]() ![]() ![]() 2003.07.24 18:30 -2003.07.24 12:30
|
颱風杜鵑 |
參考資料[编辑]
- ^ 天 氣 稿 第 125 號 - 發出/取消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 天 氣 稿 第 091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天 氣 稿 第 114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天 氣 稿 第 206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伊布都接近香港時的路徑圖
- ^ http://www.hko.gov.hk/publica/tc/tc2003/chinese/table321.htm
- ^ http://www.hko.gov.hk/publica/tc/tc2003/chinese/section3_2rpt.htm
- ^ 天 氣 稿 第 042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天 氣 稿 第 079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 ^ 天 氣 稿 第 114 號 - 發出/取消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 http://www.hk-mcc.net/hkmw/oldtc/imbudo/cchspd.png
- ^ http://www.hk-mcc.net/hkmw/oldtc/imbudo/r2cspd.png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oLGRNuO9CE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zkYrI_CrMU
- ^ 529 颱風伊布都 (0307)襲港時引起的強烈湍流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307/24/0724111.htm
- ^ http://www.hk-mcc.net/hkmw/oldtc/imbudo/imbudo.htm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307/24/0724199.htm
- ^ 伊布都颱風重創廣東
- ^ 強力颱風伊布都粵西登陸
參見[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颱風伊布都 |
外部連結[编辑]
- (日文)http://www.jma.go.jp/ 日本氣象廳首頁
- (英文)http://www.usno.navy.mil/JTWC/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 (简体中文)http://www.nmc.gov.cn/ 中央氣象台首頁
- (繁体中文)http://www.cwb.gov.tw/ 中央氣象局首頁
- (繁体中文)http://www.hko.gov.hk/ 香港天文台首頁
- (繁体中文)http://www.smg.gov.mo/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