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黨列表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8年1月11日) |
![]() |
香港政治系列條目 |
政府 |
---|
憲制文件
|
政治 |
對外事務 |
軍事: |
其它香港系列 香港主題首頁 其它國家 · 图集 政治主題 |
香港政黨可依照政治主張的不同分為5大類:建制派、修憲派、民主派、本土派及中間派。
因為香港並無參政團體以爭取執政為長遠目標,所以“政黨”一詞在香港很多時也包括主要知名的參選政治團體,與此詞一般的語意有所不同。
香港的政黨立場,在一定程度上並沒有像其他國家或地區般左中右派旗幟鮮明,加上由於香港現時並沒有政黨法[1],故正式來說難以界定何為政黨。下面列出較知名,或有現任成員為立法會及或區議會議員的團體。準確點說,香港的「政黨」其實都只是根據《香港公司條例》或《社團條例》登記,所以香港存在的「政黨」在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公司」或「社團」。支聯會可能是第一個根據《公司條例》註冊成立的政治組織,此後的香港政黨大多按這個方法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香港有需要盡快制訂政黨法,因為政黨以公司法、社團方式註冊都有漏洞,黨員身份可能曝光[2]。前立法局議員陸恭蕙曾促請政府盡快制訂政黨法,但被當局以「沒有需要」為由拒絕[2]。
拥有立法会议席的政党[编辑]
建制派[编辑]
親共派由工會和社團、工業界和商界(工商派)、新界鄉事勢力(鄉事派)組成,政治立場各有不同,由左至右皆有,共同點是支持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為中央及特區政府大部分政策護航,被視為執政聯盟。
傳統親共政黨
商界政黨
修憲派[编辑]
修憲派又被稱為城邦派,他們的共同點是支持「永續基本法,保一國兩制」,並支持推動香港憲政民主發展及實現保障港人自由和人權之普選制度,政治立場涵蓋右翼至极右翼。修憲派不屬於本土派[3][4],並與民主派有明顯、嚴重分歧[5]。
其它活躍政治組織[编辑]
民主派[编辑]
民主派各政黨立場有別,但普遍主張在香港推動普遍選舉等民主化進程。親共傳媒稱之為反對派。政治立場涵蓋中間偏左至左翼。
傳統泛民主派政黨可分為溫和民主派和進步民主派。在雨傘革命後,出現自決派。
泛民會議友好[编辑]
民主黨
公民黨
- PC 公共專業聯盟
工黨
- 街坊工友服務處
- 教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 新民主同盟
人民力量
- 社会民主连线
- 香港職工會聯盟[6]
-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 香港人權監察[7]
- 民主動力[8]
- 民間人權陣線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9]
- 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
- 专业议政
- 社工复兴运动
- 进步民主连线
- 新民主同盟[10]
- 新退党同盟
- 前綫
- 西環飛躍動力
- 將軍澳民生關注組
- 灣仔好日誌
- 香港民主宣傳小組
- 保釣行動委員會
- 保護海港協會
- 南方民主同盟
- 香港民主促進會
- 維園衝鋒
- 精算思政
- 進步會師
- 園境願景
- 思政築覺
- 規言劃政
- 專業。民主。起動[11]
- 藝界起動
- 思言財雋
- 前線科技人員[12]
- 良心理政
- 保險起動
- IT-Voice
- 杏林覺醒
- 護士政改關注組
- 法政匯思[13]
- 進步教師同盟
- 放射良心
- 量心思政
- 青年重奪未來
- 大專政改關注組
- 莅地基督徒
- 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
- 新力量網絡
- 香港人權聯委會
自決派[编辑]
左翼民主派[编辑]
親台團體[编辑]
本土派[编辑]
本土派部分政黨被中國當局和親共傳媒歸類為港獨人士,或港獨派、反對派、抗爭派,但事實上本土派各政團對香港前途的立場各有不同,它們不一定支持港獨。
社區組織[编辑]
- 屯門社區網絡
- 天水連線
- 社區網絡聯盟
- 南區社區網絡
- 旺角人旺角事
- 紅磡人紅磡事
- 葵青連結動力
- 荃灣社區網絡
- 荃灣民生動力
- 屯門社區網絡
- 元朗區議會作戰小組
- 將軍澳青年力量
- 將軍澳本土網絡
- 埔向晴天
- 北區動源
民族自決派[编辑]
港獨派[编辑]
歸英派[编辑]
制憲派[编辑]
其他[编辑]
中間派[编辑]
修憲派[编辑]
建制派[编辑]
傳統建制派[编辑]
- 九龍社團聯會
-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公屋聯會
- 香港公民協會
- 公民力量
- 創建力量(有立法会议员联系,未申报)
-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
- 香港中華總商會
-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 香港總商會
- 香港工業總會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 新進步聯盟
- 獅子山學會
- 亞洲黨
- 工商專業聯會
- 新青年論壇
- 社區18
- 香港三十會
- 城鄉居民共和協會
激進建制派[编辑]
其他不活躍政治组织[编辑]
民主派[编辑]
本土派[编辑]
建制派[编辑]
已消亡的的政治组织[编辑]
以下政黨因為合併、解散或其它原因而不再存在。
民主派[编辑]
本土派[编辑]
亲台团体[编辑]
托派[编辑]
建制派[编辑]
港獨派[编辑]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明報. 學者﹕港無政黨法 政治組織界線模糊. 2015-10-26.
- ^ 2.0 2.1 學者籲速制訂政黨法. 蘋果日報 (香港). 2006-05-20.
- ^ 鄭松泰指「大眾白癡」:以為我們是本土派 爆粗狂轟梁頌恆游蕙禎.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中文).
- ^ 政Whats噏:大埔區會鬼打鬼 黃兆健無被通知開會. 東方日報.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9) (中文).
- ^ 職工盟
- ^ 人權監察
- ^ 民主動力.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 ^ 支聯會
- ^ 新民主同盟
- ^ 專業。民主。起動
- ^ 前線科技人員
- ^ 法政匯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