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忽惕
馬思忽惕(مسعود بك Mas‘ūd Bek,?—1289年),《元朝秘史》作馬思忽惕(別乞),《元史》作麻速忽,《史集》作امير مسعود بك Amīr Mas‘ūd Bak 。马合木·牙剌瓦赤之子。
成吉思汗征西域,皇子术赤攻下玉龙杰赤,牙剌瓦赤带着两个儿子马俺木惕、马思忽惕降蒙。平定中亚后,分设达鲁花赤监治不合儿(不花剌)、薛米思坚(撒马尔罕)、兀笼格赤(玉龙杰赤)、兀丹(于阗)、乞思合儿(喀什噶尔)、兀里羌(叶尔羌)、古先·答里勒(龟兹)等城,命太师耶律阿海为主管,马思忽惕辅佐他。牙剌瓦赤到中原,授燕京行省札鲁忽赤,乃马真后称制,任命奥都剌合蛮主管财政,将牙剌瓦赤罢官,祸不测。马思忽惕得知后,投奔拔都。其后奥都剌合蛮被杀,贵由以牙剌洼赤管理中原财赋,马思忽惕依然管理突厥斯坦撒马尔罕等处财赋,并赐给他金狮符。蒙哥即位后,命牙剌洼赤与不只儿等在燕京行尚书省事,管理印造宝钞,马思忽惕与讷怀、塔剌海充任别失八里行尚书省事。
1260年,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与察合台后王阿鲁忽交兵。阿里不哥派马思忽惕前去议和,阿鲁忽以马思忽惕治理不花剌、撒马尔罕等城财赋,军用充足,将他留在察合台汗国。其后察合台后王八剌想要夺取旭烈兀后王(伊儿汗国)呼罗珊之地。1268年冬,八剌派马思忽惕为使,假称阿姆河左右之地,本属公家,成吉思汗四子都能分其岁赋,暗中探察道路、军事。马思忽惕到达伊儿汗国,阿八哈厚待他,赠以给他成吉思汗御服,出示岁计账簿。马思忽惕得到账簿,不辞而去,来时沿途留骑等待,他换马疾驰,追兵至诃,他已在船中。笃哇即位后,仍以马思忽惕管理财赋。马思忽惕在中亚前后五十余年,主持阿尔泰山以西至阿姆河流域的城市行政、财赋,致力于恢复当地经济、文化,有善理财之名。去世后葬在不花剌[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