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4°40′37″N 121°49′55″E / 24.676908°N 121.832050°E / 24.676908; 121.832050

馬良廟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加禮宛
主神馬良爺
例祭農曆十月廿一
地圖
地圖

馬良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加禮宛地區的噶瑪蘭族祖靈廟。

歷史沿革[编辑]

廟位在季新社區活動中心旁。

五結鄉季新村由加禮宛、流流社清水、佛祖廟、社尾、新店、過溝這七聚落組成,其中加禮宛和流流社屬於噶瑪蘭族的聚落,但1995年報導時該地只剩不到十戶的原住民,多數已遷到花東地區[1]

噶瑪蘭族習俗會將先人的骨骸埋於家屋旁[2],當地多數以屈身葬方式埋在現在的季新活動中心附近[1]。據居民偕水源表示,1960年代,季新村興建社區活動中心時,挖出一大批骨骸,本來村人希望安於公墓區的大眾廟,但後來信徒在緊臨季新活動中心的季新開山廟國姓爺神像前擲筊,當時乩童表示骨骸應另建廟安置,並指此廟要叫做「馬良廟」[3]。該廟名被誤會是三國時代將領馬良[2],而依噶瑪蘭語原音應是「MaIin」[4],意思是亡靈[2]、祖靈[5]

後來,廟前放置天公爐,但信徒認為廟內所供奉被稱為「馬良爺」的神像位階,尚未能達到放置天公爐的地位,故請鄉長沈德茂在1996年12月21日為神像加冠,代表晉升[6]

在2005年報導時,階水源表示最近參加全台廟宇會議時,會中有噶瑪蘭族人向他建議,應將馬良廟以噶瑪蘭特色來設計並擴建,當年11月22日台東鄉親的尋根之旅中,族人潘嫦娥等人亦再向他提議擴建馬良廟之事。[7]

祭祀活動[编辑]

神像

季新開山廟乩童表示馬良公的誕辰為農曆的十月廿一,因此當地民眾每年此日都到此處祭拜[5]。當地魚塭業者、加禮宛社的偕萬春曾對田野調查的劉還月稱讚這廟很靈感,連「Wushusi」(漢人)都會來拜[4]

1991年秋,宜蘭縣政府為紀念開蘭195週年,舉辦一系列紀念噶瑪蘭族的活動,特別邀請花東地區的噶瑪蘭族後裔,回到先祖之地尋根[4]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與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的噶瑪蘭族,受到返鄉尋根風潮的影響,自2000年代初開始,在馬良公誕辰都會來加禮宛的此廟祭拜[5]。 祭祀當日,族人會準備「利戛伊」(鰻魚乾)、「那娃開馬烏」(水尖魚乾)、「達尼」(紅刺蔥)等噶瑪蘭傳統祭品[5]。階水源則會準備像是炒米粉及雞湯,歡迎遠來的族親[8]。他們會圍繞祭桌跳著噶瑪蘭舞,唱起像是《斯固來也歐》(噶瑪蘭鄉親要合作)、《艾達固發南恩》(我是噶瑪蘭)以及《瑪桑拉母拉發給》(尋根)等噶瑪蘭歌謠[3]

隨著遷移他鄉的噶瑪蘭族人的凋零,返鄉交流中斷。2016年8月30日,議員黃適超走訪此廟,希望縣府編列經費,安排外地的族人定期返鄉,以傳承瀕臨失傳的文化習俗。[9]

我們噶瑪蘭,
是充滿喜氣的部落,
我們歡迎祖先的靈魂回來。
噶瑪蘭族拜祭歌部分譯詞[7]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王秋霖. 漢人欺負 噶瑪蘭人遠走花東. 《中國時報》. 1995-08-22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吳佩旻. 聚落語言斷了根 「亡靈變摸乳」 五結鄉季新村 昔日是噶瑪蘭族人重要聚落 漢化影響部落文化漸失傳 耆老盼族人返鄉多交流. 《聯合報》. 2016-08-31 (中文(臺灣)). 
  3. ^ 3.0 3.1 王秋霖. 台東噶瑪蘭尋根 重返馬良廟. 《中國時報》. 2004-12-03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劉還月. 聯合報第壹拾肆屆報導文學獎佳作 巡訪噶瑪蘭 蘭陽平原上的平埔族人. 《聯合報》. 1992-10-16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5.3 王秋霖. 台東噶瑪蘭族 回宜蘭尋根. 《中國時報》. 2006-12-12 (中文(臺灣)). 
  6. ^ 應眾要求噶瑪蘭馬良廟升格 五結鄉長為「馬良爺」加冠披神袍晉升為「大眾爺」. 《中國時報》. 1996-12-22 (中文(臺灣)). 
  7. ^ 7.0 7.1 王秋霖. 鄉親五結尋根 擴建馬良廟 噶瑪蘭族所願. 《中國時報》. 2005-11-23 (中文(臺灣)). 
  8. ^ 梁鴻彬. 台東噶瑪蘭族人 大眾爺廟拜祖先. 《中國時報》. 2007-12-01 (中文(臺灣)). 
  9. ^ 江志雄. 深化文化傳承 宜縣議員提議邀外地噶瑪蘭人返鄉交流. 《自由時報》. 2016-08-30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