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4月6日) |
治水及夏王朝建立
[编辑]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著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禹立即與契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餐風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註 1]繼帝位。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禹兒子啟是夏朝的繼位天子,是為太子。建碑《大禹陵》。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划水道。禹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參 3],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哭鬧的聲音,都不敢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參 4]。因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瞭如指掌。[參 5]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
考古印证
[编辑]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到挪亚方舟,大洪水是世界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共有的成分。鲧禹治水是洪水传说的中国版本,整个治水过程改变了黄河中下游文明的格局,为中国进入国家文明提供了契机与条件[參 6]。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至前22世纪,北半球气候大幅降温。文献记载舜派禹伐三苗时,“夏有冰……五谷变化”,气候异常。前22、前21世纪交替时,气候突变,普遍转暖,游牧文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生产[參 7]。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北半球许多河流的中下游聚居区域发生洪灾[註 2]。根据地质学研究,黄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过一次大变道,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註 3][參 8][參 9]。这次洪水泛滥影响到中下游诸多互不相干的氏族部落,治水需要一个诸族听命的中央权力来指导,于是鲧、禹被举荐。他们来自洪水影响相对小的中游地区。治水成功后,夏后氏不仅没有放弃非常时期授予的权力,反而集中权力建立王朝[參 10]。这次洪水可能延续了一、二百年,居于下游的商部族首领冥,在夏朝中期[註 4]还曾在治水过程中丧命。豫西、晋南的河南龙山文化在二里頭文化中得到了延续,而洪水前兴盛的山东龙山文化在此时衰落,甚至出现文化倒退[參 11]。史前洪水发生的真实性从侧面证实了夏朝前夕的历史,同时也揭露了鲧禹治水记载中的一些可疑之处。文献归结鲧治水的失败在于堵障,而禹的成功在于疏导,但是堵障洪水是一贯的抗洪举措,不至于使鲧被殛死。屈原质疑,“洪泉极深,何以窴[註 5]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參 12]”,无解大禹是如何制服洪水的。疏通九川,开辟九州等浩大工程非人力所及,这种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即便在现代科學也难以控制,很难相信現代科學之前的禹是仅靠疏导河流制服洪水的。現代的科學家們猜想大禹治水时,气候忽然好转,季风降雨正常化,植皮恢复,各大河流完成改道,洪灾自然也随着气候的改善而减少,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參 8]。
2016年8月4日,一个中美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2007年,他们在黄河上游积石峡地质考察时偶然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碎屑,后确认为上古一场巨大溃决洪水的沉积物。由于这一洪水规模巨大,他们推测,这很可能就是中国大洪水传说的源头。[參 13] 大禹导河积石,为《尚书·禹贡》等古籍所记载。[參 14]
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大禹治水的文物是九百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铭文中首句曰“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遂公盨的發現,將「大禹治水」的記載從春秋時期提早至西周時期。[參 15] 壶口瀑布之下约65公里的禹门口(又称龙门)亦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在地。[參 16][參 17][參 18]
註解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上海)讲座:鯀禹治水——中国洪水神话
- ^ 大禹治水. [201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8).
- ^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媧’,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媧也。”亦称“ 女娇”、“ 女趫”。
- ^ 《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史記·夏本紀》:“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於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 ^ 《史记·五帝本纪》言:“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
- ^ 王绍武. “夏朝立国前后的气候突变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北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005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 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第四纪研究》. 2004年5月, 卷二十四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 8.0 8.1 8.2 吴文祥、葛全胜.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第四纪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文(中国大陆)).
- ^ 王青.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中原文物》. 1999年, (第1期): 第34—42页 (中文(中国大陆)).
- ^ 杨善群. “大禹治水地域与作用探论”. 《学术月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2, (第10期) (中文(中国大陆)).
- ^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中文(中国大陆)).
- ^ 屈原. 《楚辞·天问》.
- ^ 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 Qinglong Wu, Zhijun Zhao, Li Liu, Darryl E. Granger, Hui Wang, David J. Cohen, Xiaohong Wu, Maolin Ye, Ofer Bar-Yosef, Bin Lu, Jin Zhang, Peizhen Zhang, Daoyang Yuan, Wuyun Qi, Linhai Cai, Shibiao Bai. Science 05 Aug 2016: Vol. 353, Issue 6299, pp. 579-582. DOI: 10.1126/science.aaf0842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3/6299/579.full accessed 5 Aug 2016
- ^ 【深度报道】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4期 积石山篇
- ^ 李學勤主編:《夏史與夏代文明》,頁78
- ^ 禹的传说
- ^ 说说秦战韩魏的“伊阙之战”,及辨析“鲤鱼跳龙门”
- ^ 山西:黄河禹门口重建千年龙门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