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鄉(阿美語:Parayabay,日語:Shikano,臺灣話:Lo̍k-iá-hiong,客家话:Lu̍k-yâ-hiông,四縣腔客拼:Luk Iaˊ Hiongˊ)位於臺灣臺東縣中部,北臨關山鎮,西北鄰海端鄉,東鄰東河鄉,西及南接延平鄉。全鄉從事農業的人口約佔七成左右,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
歷史沿革[编辑]
鹿野於清領時期屬於廣鄉轄區,日治時期改為臺東廳關山郡鹿野庄,戰後改制成立「鹿野鄉」,惟原屬雷公火的上野、中野、下野合併為鸞山村劃歸延平鄉。鹿野地名之由來有二,一說此地昔日為荒野之地,時有群鹿棲息其間,故稱為「鹿野」;另一說法,日治時期,日本人於此區設置移民村,因招募新潟縣鹿野農民移住,日人遂將原地名鹿寮改為鹿野,故戰後設鄉時沿用為鄉名。從臺東市經省道臺9線往北行,經過狹窄的初鹿通谷,再過鹿野溪,眼前一片原野,這裡係清領時期臺東知州胡傳所稱的「臺東第一大平原」,這裡就是現代桃花源-「鹿野」,鹿野曾經是群鹿奔馳,高砂族出草的獵場,也曾經是日本人認為最佳居住環境的所在,更是西部移民心目中的二次移民天堂,而現在則是退休公教人員定居的最佳選擇,同時也是國內休閒旅遊的重鎮。
历史人口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3,144 | — |
---|
1986 | 12,167 | −7.4% |
---|
1991 | 11,027 | −9.4% |
---|
1996 | 10,635 | −3.6% |
---|
2001 | 9,809 | −7.8% |
---|
2006 | 9,128 | −6.9% |
---|
2011 | 8,403 | −7.9% |
---|
2016 | 8,018 | −4.6% |
---|
2021 | 7,482 | −6.7% |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根據臺東縣關山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鹿野鄉戶數約3千戶,人口約7.3千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永安村與瑞和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557人與697人[1]。各族群分布佔比分別為閩南人佔40%,客家人佔30%,平地原住民佔20%,其他佔10%,族群多樣且各具文化特色。
歷任首長[编辑]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1
|
邱雲海
|
|
2
|
|
3
|
|
4
|
陳坤籠
|
|
5
|
|
6
|
徐振武
|
|
7
|
|
8
|
陳玉在
|
|
9
|
|
10
|
龔有恆
|
|
11
|
過世
|
李仁生
|
補選
|
12
|
|
13
|
葉寶山
|
|
14
|
張芳連
|
|
15
|
林金真
|
|
16
|
|
17
|
李國強
|
|
18
|
|
19
|
李維順
|
|
鄉政組織[编辑]
鹿野鄉公所是鹿野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鹿野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臺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鹿野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2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2]。
鹿野鄉民代表會是鹿野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鹿野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鹿野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3]。
行政區[编辑]
鹿野鄉的行政區劃轄有龍田村、瑞豐村、永安村、瑞和村、瑞隆村、鹿野村、瑞源村等7個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鹿野位於花東縱谷平原上,交通上主要有臺鐵臺東線及省道臺9線貫穿其中。
- 臺灣鐵路管理局
公車客運[编辑]
- 武陵綠色隧道
- 新良濕地
- 二層坪水橋
- 龍田崑慈堂
- 寶華山慈惠堂
- 鹿野高台
2011年起每年夏季在鹿野鄉舉辦「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4]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 山地原住民 鄉 · 區 | | |
---|
| 平地原住民 鄉鎮市 | |
---|
| 註:原住民族地區係指行政院頒定之五十五個鄉鎮市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