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家駒
黃家駒 | |
---|---|
![]() 黃家駒,1992年 | |
男歌手 | |
罗马拼音 | Wong Ka Kui |
英文名 | Koma Wong |
昵称 | 黃伯 |
国籍 | ![]() |
籍贯 | 廣東台山 |
出生 | ![]() | 1962年6月10日
逝世 | 1993年6月30日![]() | (31歲)
死因 | 遊戲節目墜台導致急性腦震盪 |
墓地 |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
职业 | 音樂家、吉他手、歌手、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 |
语言 | 粵語、英語、國語、日語 |
母校 | 花地瑪幼稚園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 崇理英文書院 博允英文中學 |
音乐类型 | |
演奏乐器 | 人聲、吉他 |
出道地点 | ![]() |
出道日期 | 1983年 |
出道作品 | 再見理想(自資錄音带) |
代表作品 |
|
活跃年代 | 1983年至1993年 |
唱片公司 |
|
相关团体 | Beyond |
黃家駒(英語:Wong Ka Kui, Koma,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香港搖滾樂音樂家、歌手及詞曲作家,華語樂壇的搖滾樂代表人物之一。[1] 在搖滾樂隊Beyond中擔任作曲、填詞、節奏結他和主唱。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富士電視臺遊戲節目《小內小南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意外受傷,留医6天后,6月30日逝世,終年31歲。黃家駒擁有獨特的沙啞嗓音,對尾音的顫抖式處理成為他的標誌,他一生創作過數百首作品,其作品題材涉獵廣泛,內容大多反映出社會的時弊以及自己的所見所感。[2]
生活與事業[编辑]
早年生活[编辑]
1962年6月10日生於英屬香港,祖籍廣東台山。自小與家人居住在九龍深水埗區蘇屋邨。曾就讀香港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3][註 1] 、崇理英文書院(塘尾道分校)及博允英文中學[3][註 2]。他在初中時受朋友影響而愛上歐美流行樂,偶像為大衛·寶兒,深紫樂隊,Pink Floyd等。
年幼時,黃家駒和黃家強非常任性和頑皮,家人不喜歡他們碰任何與音樂相關的東西。但他們就是喜歡,所以家人只能放棄。
中五畢業後,曾任職辦公室助理、鋁窗、五金、空調、水電工程、電視台佈景員、保險經紀等工作,曾經樂隊鼓手葉世榮介紹,加入當時位於銅鑼灣希慎道新寧大廈(現已重建為利園三期)的德高保險有限公司任職保險推銷員。
圈中的朋友[编辑]
除了Beyond的核心成員葉世榮、黃貫中外,黃家駒身為樂隊的靈魂人物,多次獲邀參與電子傳媒的訪問,因此在娛樂圈中結交了不少朋友,其中雷宇揚、單立文为他知心好友,身故后他们更是扶灵人。
此外,在新艺宝唱片时期在《交织千个心》的音乐录影带跟许冠杰合作,以及《天若有情》电影配乐时与罗大佑共事而结下良好交情。
还有包括除了同年代的一線歌手張國榮、譚詠麟、徐小鳳、梅艷芳、陳慧嫻、陳百強、林子祥、葉蒨文、羅文外,同年代的草蜢、太極樂隊、鄭秀文、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劉以達、黃耀明、杜德偉、李克勤、鄺美雲、劉美君、潘源良、陳少琪、王傑、黃翊、王菲、關淑怡、甄楚倩、温兆倫、吳婉芳、曾志偉、鄧煒謙、李榮潮、周星馳、成龍、梁朝偉,音樂制作人陳少寶、黃柏高、何哲圖,曾當過兒童演員的唐寧、張繼聰等,某程度上也跟他合作。
而在日本发展数年间,也跟暴风slump鼓手Funky,喜多郎,乐队圣饥魔II主唱小暮阁下等结成莫逆。
由於香港電台曾多次邀請Beyond參與公眾活動(例如「太陽計劃」),因此曾於港台任職的區瑞強、車淑梅、鄧藹霖、黃凱芹、黃靄君、余劍明、周影、周慧敏、阮兆祥、古巨基、許志安、張智霖,在某程度上也認識黃家駒。
參與成立Beyond[编辑]
1981年,黃家駒經土瓜灣嘉林琴行老闆介紹認識葉世榮,聯同兩位朋友鄧煒謙及李榮潮組成樂隊,這支樂隊也是Beyond的雛型。1983年,為了參加《結他雜誌》舉辦的比賽,Beyond正式組成,Beyond這個名字是第一代主音結他手鄧煒謙所改,意思是「超越」自己,經過幾次人事變動後,1984年,黃家駒的弟弟黃家強加入成為低音結他手;1985年,主音結他手黃貫中加入。同年,Beyond在堅道的明愛中心自資舉辦《永遠等待演唱會》,翌年再推出自資卡式帶《再見理想》,之後在經理人陳健添(Leslie Chan)的協助下,從地下音樂正式進入商業流行樂壇。
經過多年努力,Beyond成為香港最重要樂隊之一。1988年,終於憑專輯《秘密警察》內《大地》一曲奪得十大勁歌金曲,為樂隊獲得首個電子傳媒獎項;1989年,由黃家駒作曲,小美填詞,以歌頌母親為題的《真的愛你》大熱,奪得十大勁歌金曲及十大中文金曲兩大獎項;1990年,由黃家駒作曲及填詞,向當時剛出獄的南非黑人民權領袖曼德拉致敬,而作為題材的《光輝歲月》及《俾面派对》大熱,分别奪得十大勁歌金曲獎及十大中文金曲奖,黃家駒亦憑此曲奪得「最佳填詞獎」。1991年,再凭《Amani》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
當時Beyond發表的作品大部分均由Beyond自己包辦作曲、填詞及演唱(但部分歌曲交由填詞人填寫,如劉卓輝),除了經樂隊發表作品,黃家駒偶爾也為其他歌手作曲,曾經合作的歌手包括:許冠傑、譚詠麟、王菲、麥潔文、彭健新等。後來,Beyond後期所屬唱片公司(華納)的高層抱著「好作品應留給自己,樂迷要聽Beyond,就應買Beyond的唱片」的思想,反對Beyond把自己作品交給別人演唱。[4]
黃家駒是Beyond樂隊的靈魂人物,他的性格敢言,不時發表大膽的言論,例如曾於93年《我哋呀Unplugged》音樂會之後說過:「香港沒有樂壇。」批評當時香港娛樂圈重人气不重视音乐趨勢,令香港樂壇沒有真正獨立自主的空間,因而有時令娛樂圈中人不滿。然而其果斷、健談的個性,也令他成為樂隊的發言人及領導人,帶領Beyond事業闖進多個高峰。
日本發展時期[编辑]
1991年,Beyond於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辦五場《生命接觸演唱會》,首次於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演唱會。由於對香港樂壇感到失望,加上希望樂隊能衝出香港,故在九十年代初期Beyond決定發展東南亞、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等亞洲市場。此時,日本經理人公司對Beyond感到興趣,與他們簽約,帶Beyond往日本發展。同年年尾,Beyond轉投華納唱片,開始Beyond的華納時代。黃家駒表示,他們希望有更大自由度去玩音樂,以擺脫香港樂壇的束縛及題材限制。
1991年,由黃家駒演出,於1992年上映寫實電影《籠民》,並擔任男主角;但該片在各個頒獎禮中除了最佳男主角奬外屢獲殊榮,包括第1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獎。
1992年,Beyond開始長居日本,起初以為日本比香港有更大的自由度去玩音樂,惟仍要裝「鄰家男孩」去得到日本樂迷的關注。雖然他們在日本的生活孤獨,但在那裡學到跟香港不一樣的音樂,成了Beyond在日本發展最大的推動力。此時的Beyond在日本的知名度已逐漸上升,同時亦吸納到一班日本歌迷。
意外逝世[编辑]
1993年6月24日凌晨1時(日本時間),為宣傳即將發行的日語唱片,Beyond應邀到富士電視台位於河田町的4號錄影室拍攝遊戲節目《小内小南的 想做什麼 就做什麼》,遊戲進行了15分鐘便發生意外:黄家駒在狹窄並沾滿水渍的台上奔跑時不慎滑倒,強大衝力使身旁3塊佈景板的固定裝置脫落,佈景板鬆開。黃家駒與身旁的主持人內村光良一同墜落2.7米的台下[5]。黃家駒頭部朝下摔落,後腦[6]首先着地,隨即昏迷;內村光良則胸部着地,僅受輕傷。鑑於黃家駒頭部嚴重受創,醫師並未施手術清走腦內瘀血。
6月26日晚上,樂迷聚集香港商業電台停車場空地舉行祝禱會,祈求黃家駒盡快康復。留醫期間,Beyond的日本經理人公司邀請身在日本的中國氣功師辛勇為他「發功」治療[7][8],同時處方中藥給他服食,惟病況依然無起色[註 3],留醫六天後於日本時間1993年6月30日下午4時15分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逝世,終年31歲,院方公佈死因為急性腦膜下血腫、頭蓋骨骨折、腦挫傷及急性腦腫脹[9]。《小内小南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因黃家駒的逝世宣告停播。
7月2日,黃家駒的遺體運回香港,7月4日於北角香港殯儀館設靈。同日晚上香港商業電台於紅磡鶴園角高山劇場舉行「永遠懷念家駒」悼念音樂會,全場坐滿2600人,大部份與會者表現激動[10]。翌日中午大殮,靈車駛出殯儀館時,聚集在行人路上的數千名年輕樂迷衝出馬路圍著靈車[11],情況一度混亂。遺體最後下葬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註 4],近500名歌迷到場送別[12],而九龍塘省善真堂亦安放了其靈位。
影響[编辑]
黃家駒的音樂作品,對香港、台灣、東南亞、中國大陸、日本及世界其他華人地區年輕樂迷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
Beyond其他三名成員以樂隊名義推出多張專輯,即使樂隊2005年宣佈解散後,仍然繼續創作音樂。
縱使黃家駒已逝世多年,但未被大眾遺忘,直至現在每年他的生忌和死忌,仍然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樂迷前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拜祭。
評價[编辑]
香港[编辑]
著名填詞人劉卓輝對黃家駒所發表「香港没有樂壇」一句留下深刻印象,認為這是黃家駒與別人不同之處。劉解釋「懂得說這句說話的人並不多,即使懂得說或心裏有同樣想法的人,也沒有膽量表達。黃家駒並非嘩眾取寵,而是在心裏壓抑一段很長時間,禁不住才說」。
臺灣[编辑]
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的台灣歌手羅大佑,亦曾在《黃家駒為什麼會死》這文章中寫到 :「那黄家驹为什么是在日本发生意外,而不是香港呢?原因是觉得在香港搞音乐没有什么前途,所以转往日本发展。」「不會再出一個黃家駒了,這樣的人降臨人世本來就是奇蹟,上帝讓黃家駒下凡,但是凡人沒有珍惜他,反而謾罵他,詛咒他,結果,上帝把黃家駒收回了。上帝不會再派一個音樂天使下凡的。」
紀念[编辑]
創作作品[编辑]
專輯[编辑]
主唱作品以Beyond名義推出。最後參與創作之作品,收錄於粵語專輯《樂與怒》及國語專輯《海闊天空》。
黃家駒去世後,Beyond所屬的唱片公司——華納唱片及滾石唱片先後推出致敬專輯。
電視劇[编辑]
電影[编辑]
- 《肝膽相照》:配樂及客串(1987年3月)
- 《靚妹正傳》:配樂及客串(1987年10月)
- 《黑色迷墻》:配樂及客串(1989年)
- 《吉星拱照》 飾 游向東(1990年1月)
- 《開心鬼救開心鬼》 飾 許冠文 (1990年6月)
-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 飾 吳駒(1991年4月)
- 《豪門夜宴》:配樂及客串(1991年11月)
- 《籠民》:毛仔(1992年11月)
主持[编辑]
- 《夠Hit鬥玩Beyond加草蜢》(1989年10月)
- 《勁Band四鬥士》(1990年10月)
- 《Beyond放暑假》(共12集)(1991年7月至9月)
- 《暑假玩到盡》(1992年)
個人獎項[编辑]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199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 最佳填詞獎」(得獎作品:《光輝歲月》)
- 新城電台「1992年度勁爆作曲人」(得獎作品:《長城》)
- 香港電台「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 - 無休止符紀念獎」(與另一位歌手陳百強分別於同一屆獲得追頒)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199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 榮譽大獎」(與另一位歌手陳百強分別於同一屆獲得追頒)
- 新城電台 新城勁爆家族音樂大賞作曲大賞:《長城》(1993年度)
- 香港商業電台「叱咤殿堂十大至尊作曲人」(1997年度)
- 新城電台「新城國語力殿堂音樂貢獻大獎」(2008年度)
- 新城電台「新城勁爆殿堂歌手大獎」(2008年度)
- 亞洲偶像盛典榮獲「終身成就獎」(2013年度)
榮譽[编辑]
2018年楊光宇先生以黃家駒(Wongkakui)命名41742號小行星[19]。
相關影視形象[编辑]
參見[编辑]
類似人物之事故[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不死傳奇 2007/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9).
- ^ 黃家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特輯資料來源:《明報周刊》及《明日風尚》
- ^ 3.0 3.1 Beyond 真的見証演唱會《心內心外》1988年自傳(隨碟附送小冊子版本). Kinn's. 1999 [2022-06-04].
- ^ 鄺國強、陳頌紅,〈光輝歲月-黃家駒的最後專訪〉,出自《壹週刊》174期特刊。1993年7月9日:第7頁
- ^ 黃家駒從2.7米高台上墜下 遺憾告别人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3.
- ^ 「家駒遺體曾注射防腐劑」,文匯報第十五版,1993年7月6日
- ^ 家駒出事新聞,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1993年6月(第56秒開始講述氣功師醫治家駒)
- ^ 「北京氣功師應召赴日 為黃家駒發功驅瘀血 希望配合日本腦科醫生施手術」,文匯報第二十八版,1993年6月27日
- ^ 黃家駒逝世新聞發佈會,富士電視台,1993年6月30日
- ^ 黃家駒特輯(靈通天地線),無綫電視,1993年7月5日
- ^ 新聞報道,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1993年7月5日
- ^ 靈通天地綫,無綫電視,1993年7月5日
- ^ 發行「香港流行歌星」特別郵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0).
- ^ 香港明星雕塑亮相江门(组图)-新闻频道. 手机搜狐. 2014-12-04 [2019-09-09].
- ^ 香港明星雕塑亮相江门(组图). 鳳凰財經. 中国新闻网. 2014-12-04 [2019-09-09].
- ^ 黄家驹入驻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黄家强谈哥哥落泪. 搜狐娛樂. 2018-06-09 [2019-09-09] (中文(中国大陆)).
- ^ 黄家驹蜡像北京揭幕 黄家强动容追忆哥哥. 新華網. 2018-06-11 [2019-09-09].
- ^ 泪目!黄家驹蜡像节目 弟弟现场重现《光辉岁月》. 鳳凰網娛樂. 2018-06-11 [2019-09-09].
- ^ 香港天文學會智能手機應用程式《香港天文》2018年5月31日新聞報導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语录上的黃家駒语录 |
- 黃家駒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黃家駒出殯片段 香港無綫電視《靈通天地線》(1993年7月)
- 黃家駒逝世前一個月訪問片段 香港無綫電視《娛樂新聞眼》(1993年5月)
- 《海闊天空》 黃家駒遺作(1993年5月)
- 《真的愛妳》 黃家駒及Beyond成名作(1989年)
- Beyond Music
- 【爲Beyond乾杯,爲家駒乾杯】-Beyond 珍貴音樂分享
- 我们的Beyond网[永久失效連結]
- 黃家駒動態圖片
- 黄家驹中文网[永久失效連結]
- 我們的永恆巨星特輯 - 黃家駒 明報週刊
- 《傘開以後》之 雨傘後【音樂微電影簡介】
- 《傘開以後》之 雨傘後【音樂微電影】(演出:李逸朗、戴萃瑤、謝志峰、梁安琪、倪秉郎)
|
|
|